今日,宜华地产公布了三季度报告。根据公告显示,7-9月份,宜华地产共实现营业总收入1186.52万元,同比下降9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76万元,同比下降96.64%。前三季度则共实现营业收入4651.07万元,实现净利润626.98万元,分别比同期下降82.12%和91.13%。
公司表示,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公司报告期内以存量房销售为主,达到结转收入条件的销售面积比上年同期下降所致。据了解,宜华地产在2010年没有新的完工项目可结转收入,所以业绩大幅下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遭遇调控重组无期
2010年3月4日,宜华地产公布了其增发计划,在这个增发方案中,宜华地产拟以每股7.81元的价格向大股东宜华集团定向发行约1.72亿股,收购其旗下包括揭东、梅州、湘潭和汕头宜东等4家地产公司100%股权,收购完成后能增加土地储备近2100亩。并且这次交易拟购买的资产净额占到宜华地产总资产额的比例达到50%以上,所以也构成了重大资产重组。
而这4家项目公司在评估基准日(2009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1.0亿元、预估价值为13.4亿元,使得增值率只有22%,在资产注入类地产股当中处于很低水平。由此在当时也被多家机构看好。
不过由于4月份开始的房地产调控,所有涉及房地产融资重组的上市公司,都要通过国土资源部的审核,导致这些计划全都被迫延期。10月16日,证监会又正式发布消息,表示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并对已受理的房地产类重组申请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
而随着证监会的公开表态,宜华地产3月份提出的重组方案在短期内也基本没有可能实现了。
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宜华地产本身的土地储备非常有限,一旦注入土地资源的重组计划被搁置,对于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来说将非常不利,主营业务方面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境地,2010年没有新的完工项目可结转收入就是例证,而这无疑将严重影响公司未来的业绩。
此外,宜华地产还面临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截止三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242.19万元,比年初减少97.91%,而去年同期,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还高达3.17亿元。 为此,公司在8月25日与汕头市中海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借款合同》,中海公司向宜华地产提供不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的借款。借款期限自2010年8月25日至2013年8月24日。而这显然也只能解宜华地产一时之急,一旦重组计划不能完成,公司因缺少主营收入来源,还会导致资金短缺的情况出现。
同时,相比于“万保金招”等龙头房企,宜华地产这样的中小上市房企与他们之间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10月26日,保利地产发布三季报称,1-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22.91亿元,同比增长28.21%。而此前,万科A、招商地产、金地集团均已发布今年三季报,“招保万金”四大房企在三季度总计实现净利润16.12亿元。券商的研究报告也显示,因为部分开发商融资渠道受限,万科、保利这样的大型房企将迎来更多的机会,而中小房企的生存境地无疑会更加困难。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