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给30%的电相当于我们基本的生活可以维持,但生产线开不起来了,基本没什么用。” ]
编者按:
今年秋天以来,各地纷纷祭出拉闸限电的措施,以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多家上市公司也相继发布公告,披露所受到的影响及损失。
节能减排关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系公众的福祉和未来,中国政府所制定的“十一五”减排目标,一诺千金,受到公众及企业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但从这几年的实施情况看,成效有限,2006年至2009年期间,中国单位GDP能耗累计只下降15.61%,距离20%的目标任务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单位能耗不降反升,未来的几个月,将是实现减排目标的全面冲刺阶段。
各地采取的限电举措,看似迫不得已的断腕之举,亦反映出欠账之沉重,应对之仓促,代价之巨大。我们试想,如果将“十一五”减排目标按年详加分解,各地摈弃狭隘的“发展观”,不打折扣予以落实,何至有今日临时抱佛脚之举?
此外,本报在调查中了解到,部分企业为了完成订单及年度任务,采用柴油机组发电,既加大了企业成本,同时也增加了污染,让减排的效果有所折扣。因此,我们唿吁建立长效机制,以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全面落实,这种“一刀切”式的拉闸限电并不可取。
“到底还是等来了。”10月16日,担任一家上市公司副总经理的张健(化名)说,他所在的公司突然接到通知——河北省廊坊市一个县政府部门通知,从10月份开始对全县企业进行限电,10月份限电50%,11月份和12月份限电70%。
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张健所在的上市公司已经将10月份的电指标用完了,现在只能被迫停产。“河北这个生产基地是公司最大的赢利点,如果接下来这几个月生产不了,等于全年就白干了。”他显得非常无奈。
遭遇限电的当然并不止这一家上市公司。从9月份开始,河北、河南、山西、浙江等省份开始对企业进行不同程度的限电。由于许多产品四季度行情好于预期,这些遭遇限电的上市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
张健所在的公司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报显示,1~9月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亏损约200万元。不过从全年来看,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如果四季度公司位于河北省的生产基地正常运转,完全可以实现全年扭亏盈利的目标。
政府部门给的四季度用电指标,意味着这家公司在河北的这个生产基地,基本宣告停产。张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给30%的电相当于我们基本的生活可以维持,但生产线开不起来了,基本没什么用。”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这家公司将要停止生产,但是不能遣散工人。张健预计,公司一个月要赔掉将近200万元。
河北生产基地是这家公司最大的赢利点。据他介绍,今年公司效益较好,整个年度,即使河北整个生产线全部开满,也只能承接2/3的订单,还有1/3的订单根本接不过来,而2/3的订单现在也有许多交不了货。“所以很麻烦,牵扯到许多外资和出口的订单。”他说。
这个公司生产的磁性材料,供应给电机生产厂商,最终做成一种永磁电机,替代交流电机。电机厂家使用这种材料,替代一半以上的铜。在张健看来,由于铜价非常高,且冶炼铜能耗非常大,磁性材料的产品实际上有利于节能减排,“我们的产品所有能耗加起来,也就占产品销售额里面的10%左右,并不属于高耗能企业。”
他说:“我们跟政府有关部门谈,他们让我们理解和支持,我说我们理解不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