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发展同时运用企业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两种信贷评审技术,评估中小企业信用并作出信贷决策。其中,自偿性贸易融资授信评级、授权管理系列制度由其独立研发,将中小企业置于供应链之中考量其供应链交易结构、交易细节,分析其债项信用等级的信贷评审技术。
与注重资产负债表分析的主体评级技术不同的是,自偿性贸易融资评级紧扣供应链商品交易的自偿性特点,正视多数中小企业的财务缺陷,不单纯考察受信人自身的财务报表和担保手段,转而考察供应链交易方式、交易商品的价值、变现能力、自偿程度、交易双方的交易纪录、双方处理交易瑕疵的能力等债项信息。自偿性贸易融资授信制度切合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专业贷款”和“商品融资”的要求。表1是深发展2005年时对应收类的评级表;表2是《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规定。
表1自偿性贸易融资评级表(应收类)
序号
评级指标
权重
指标解释
评分标准
一
经营的制度环境
5分
……
……
1
区域风险(内贸企业适用)
5
……
……
二
授信支持性资产的特征
20分
2
债权明晰程度
6
……
……
3
交易关系稳定性
5
……
……
4
账龄与账期
4
……
……
5
受信人坏账率
3
……
……
6
退货记录
2
……
……
三
受信人资质
15分
7
管理者行业经验
2
……
……
8
经营周转能力
5
……
……
9
盈利能力
2
……
……
10
销售收入变化趋势
1
……
……
11
货源组织能力
4
……
……
12
财务披露质量
1
……
……
四
交易对手资质
40分
13
交易对手行业特征
8
……
……
14
交易对手行业地位
15
……
……
15
资产负债率
8
……
……
16
应付帐款/净资产
6
……
……
17
销售利润率
3
……
……
五
操作模式和条件
20分
18
融资比例
3
……
……
19
融资用途控制
2
……
……
20
回款账户锁定
5
……
……
21
通知确认程序
10
……
……
22
合计得分
100分
表2-监管当局对商品融资批露的评级——《巴塞尔协议》(2004-6)

实际上,目前供应链金融的一系列阶段性业务规范多由深发展奠定,比如产品系列划分、准入评级办法、授信后操作规范、物流监管办法及协议文本、与核心企业的三方协议、1+N的营销模式、供应链全景图分析方法(见图1)等。这就是先行者的“利益”。
图1深发展供应链全景图

(表1、表2、图1来源:深圳发展银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N”模式。看上去,既然是围绕供应链的链主(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和分销商,那么本来本应该是“N+1+N”更生动、更形象地分析了供应链组织运营模式。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单一的线性思维方式,在供应链日益网络化的今天,“1+N”更本质、更大道至简地描绘了这种模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