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宗江遗体告别八宝山举行。

前来送别的老艺术家为黄老竖起大拇指。
法制晚报10月28日报道没有哀乐,没有肃穆的黑白照,今天上午,八宝山革命公墓这场“特别”的遗体告别仪式属于“奇才”艺术家黄宗江。我国著名剧作家、话剧电影表演艺术家黄宗江,因结肠癌于10月18日13时在解放军301医院逝世,享年89岁。
今天上午8时,八宝山革命公墓为他举行告别仪式。记者在现场看到,东三厅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黄老生前友好、老同事,在这里为他送行。
大厅门口黄老的挽联这样写道:影坛老叟梦断八九海魂颂,千古英明传唱九九艳阳天。而告别厅里传出的,正是电影《柳堡的故事》中脍炙人口的插曲《九九艳阳天》。
黄老身穿军服,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一抬头,一张黄老侧身开怀大笑的彩色照片便映入眼帘,洒脱、幽默、可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黄老的亲属尽量抑住悲痛,几乎没有人大声哭泣,反过来安慰着那些前来送别、悲痛欲绝的亲朋好友。
记者注意到,在追悼的队伍中,大半都是头发全白的古稀老人,有的坐着轮椅,有的被儿女搀扶。
曾获金鸡奖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纪录片导演倪学健认为,黄老师是八一厂的大才子,嬉笑怒骂自成一派,被称为“老顽童”。他表示,黄老对他说拍戏不能太较劲,要随心所欲,对他启发很大。
据了解,去世之时,黄宗江没留下遗嘱,但女儿们说,他曾戏称,死后把骨灰倒进马桶冲掉拉倒。
“我们不能接受这种遗嘱,家里已经在万安公墓买下一块墓地,父母会合葬一起。”黄老的大女儿阮丹娣说,墓地跟曹禺墓相邻,因为妈妈阮若珊去世时曾在遗嘱中要求跟曹禺墓毗邻。
弟子追忆
“没有黄宗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著名老艺术家、电影演员陶玉玲在走出追悼会现场的时候掩饰不住眼角的泪痕:“恩师去的很安详。”
陶玉玲坦言自己接到黄宗江老先生去世的消息很震惊,在外地参加活动的她立马连夜赶回北京。
陶玉玲回忆到,月初的时候自己曾经去病房看过黄老先生,那时的他已经在加护病房。“因为加护病房很多东西都不准带进去,我就托护士给他带了两张《柳堡的故事》的剧照,希望能给他一些鼓励。”
陶玉玲说,当时黄宗江老先生特别高兴,挥舞了两下剧照,然后双手向陶玉玲竖起了大拇指,满脸的笑容。
“当时已经和恩师说好,等他病好了,我带着茅台酒去看他,一起去吃好吃的,没想到……”陶玉玲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她表示,当年她因为黄宗江编剧的《柳堡的故事》走红银幕,没有黄宗江,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外孙抱着姥爷的遗像来到告别仪式现场
▲《柳堡的故事》的主演陶玉玲在遗体告别仪式的现场,讲述黄老在医院里曾向她竖起大拇指,表示自己身体没问题
●人物介绍
黄宗江(1921-2010),编剧,浙江瑞安人,生于北京。十岁时即以“春秋童子”的笔名在《世界日报》上发表独幕剧。
中学毕业后入燕京大学外文系,与孙道临等一起组织燕京剧社,演出曹禺《雷雨》等名作。
亲人讲述
濮存昕在遗像前流泪
昨晚6时许,记者来到黄老位于八一电影制片厂内的家中,吊唁者送来的花圈,从家中布设的灵堂,一直摆放到了门外的楼道两侧。
据了解,濮存昕来到黄老家悼念时,独自在黄老的遗像前默默地流着泪站了许久。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