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剧协主席"以泪洗面"走红 引爆网络造句潮流
1 河南剧协主席"以泪洗面"走红 引爆网络造句潮流
月缺心2010-10-29 02:35:00 发表
李树建主演的豫剧《程婴救孤》剧照。(资料图 )
红网10月28日报道日前,随着一篇名为《4家企业向河南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的新闻在网上热传,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豫剧二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树建在网上走红。
新闻中,李树建说:“卢书记到河南之后,我们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我们每天激动万分,以泪洗面。”网友质疑这种表达过于夸大竞相传播,“以泪洗面”也成为新的网络热词。
李树建说,彼时彼刻,他非常激动,说的都是实话。
剧协主席每天“以泪洗面”
25日上午,网友“北岳散人”将有关李树建“以泪洗面”的消息发在个人微博上,随后被拥有8000多粉丝的网友“吴钩1975”摘发。“吴钩1975”说,他在“北岳散人”微博上看到这条消息时,觉得“很搞笑”,就进行了摘发。
记者查询得知,这篇新闻的出处为今年8月30日《大河报》A3版,当时的新闻标题为《4家企业向我省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卢展工盛赞——“捐款企业家最有文化”》。
据新闻报道,当日,在郑州一家酒店举行4家企业向河南省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的捐助仪式,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等亲切接见了4家爱心企业的负责人。
李树建出现在新闻近结尾处,李树建与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的对话为:
李树建说:“卢书记到河南之后,我们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我们每天激动万分,以泪洗面。”
卢展工说:“可不能这么说,每天以泪洗面怎么行?”
河南出了个“洗面帝”
记者注意到,在晚上19点左右,网友“吴钩1975”有关李树建“以泪洗面”的博文已被转发近千次,评论近500条。
网友质疑李树建的这种表达过于夸大,有拍马屁的嫌疑;众多网友对此调侃。网友“传说中的李玉婷”说:能把话说成这样,也是一种境界;网友“蹲在墙角数蚂蚁”还“建议这位豫剧团长去拍琼瑶剧”;网友“77狂想”、“woody601”等则认为:“演员出身的人,赞美词出口成章,把现实当做了舞台。”
网友“ZZ公交男”还为李树建起了一个颇具网络特色的名字:“洗面帝”,在郑州豆瓣小组发帖:河南出了个“洗面帝”。
不过,也有网友指出,网络上过多指责和质疑的声音是断章取义的看法,网友“小南瓜粥粥”说:看过他的《程婴救孤》,确实全是哭戏,全场看完没有不落泪的。他不是官员,只是个唱戏的。你们这些人就喜欢断章取义,还喜欢横加指责。
李树建:“当时非常激动,不是拍马屁”
25日晚,李树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做过22年的团长,以前的工资水平很低,在6、7年前,团里全年人均工资才5320元,作为团长,李经常像个乞丐一样出去找企业拉赞助。但卢书记来了以后,首先解决了演员的温饱问题,“这样才能创作好的作品、出精品。”
李树建回忆,报道中的彼时彼刻,企业捐款,省委书记、省长还亲自参加,作为演员,他非常激动。李说,“人要说实话”,《大河报》上刊发的那些话都是真实的,但不是网上质疑的拍马屁。“我们要创作更多精品回报社会。”
据相关资料,李树建是“豫西派”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豫剧《清风亭》、《程婴救孤》、《大登殿》、《鞭打芦花》和现代戏《乡村警官》、《试用丈夫》、《儿大不由爹》等,曾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发帖者:李树建的苦和程婴的苦不同
“北岳散人”说,他于今天早上8点多看到这条新闻,当时第一个感觉是有人在恶搞,因为这种表达让人啼笑皆非,但是后来,他找到了新闻出处。
回复该发言
李树建主演的豫剧《程婴救孤》剧照。(资料图 )
红网10月28日报道日前,随着一篇名为《4家企业向河南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的新闻在网上热传,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剧协主席、豫剧二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树建在网上走红。
新闻中,李树建说:“卢书记到河南之后,我们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我们每天激动万分,以泪洗面。”网友质疑这种表达过于夸大竞相传播,“以泪洗面”也成为新的网络热词。
李树建说,彼时彼刻,他非常激动,说的都是实话。
剧协主席每天“以泪洗面”
25日上午,网友“北岳散人”将有关李树建“以泪洗面”的消息发在个人微博上,随后被拥有8000多粉丝的网友“吴钩1975”摘发。“吴钩1975”说,他在“北岳散人”微博上看到这条消息时,觉得“很搞笑”,就进行了摘发。
记者查询得知,这篇新闻的出处为今年8月30日《大河报》A3版,当时的新闻标题为《4家企业向我省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卢展工盛赞——“捐款企业家最有文化”》。
据新闻报道,当日,在郑州一家酒店举行4家企业向河南省文化教育事业捐助2亿元的捐助仪式,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等亲切接见了4家爱心企业的负责人。
李树建出现在新闻近结尾处,李树建与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的对话为:
李树建说:“卢书记到河南之后,我们河南文化界的春天就到了。我们每天激动万分,以泪洗面。”
卢展工说:“可不能这么说,每天以泪洗面怎么行?”
河南出了个“洗面帝”
记者注意到,在晚上19点左右,网友“吴钩1975”有关李树建“以泪洗面”的博文已被转发近千次,评论近500条。
网友质疑李树建的这种表达过于夸大,有拍马屁的嫌疑;众多网友对此调侃。网友“传说中的李玉婷”说:能把话说成这样,也是一种境界;网友“蹲在墙角数蚂蚁”还“建议这位豫剧团长去拍琼瑶剧”;网友“77狂想”、“woody601”等则认为:“演员出身的人,赞美词出口成章,把现实当做了舞台。”
网友“ZZ公交男”还为李树建起了一个颇具网络特色的名字:“洗面帝”,在郑州豆瓣小组发帖:河南出了个“洗面帝”。
不过,也有网友指出,网络上过多指责和质疑的声音是断章取义的看法,网友“小南瓜粥粥”说:看过他的《程婴救孤》,确实全是哭戏,全场看完没有不落泪的。他不是官员,只是个唱戏的。你们这些人就喜欢断章取义,还喜欢横加指责。
李树建:“当时非常激动,不是拍马屁”
25日晚,李树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做过22年的团长,以前的工资水平很低,在6、7年前,团里全年人均工资才5320元,作为团长,李经常像个乞丐一样出去找企业拉赞助。但卢书记来了以后,首先解决了演员的温饱问题,“这样才能创作好的作品、出精品。”
李树建回忆,报道中的彼时彼刻,企业捐款,省委书记、省长还亲自参加,作为演员,他非常激动。李说,“人要说实话”,《大河报》上刊发的那些话都是真实的,但不是网上质疑的拍马屁。“我们要创作更多精品回报社会。”
据相关资料,李树建是“豫西派”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豫剧《清风亭》、《程婴救孤》、《大登殿》、《鞭打芦花》和现代戏《乡村警官》、《试用丈夫》、《儿大不由爹》等,曾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发帖者:李树建的苦和程婴的苦不同
“北岳散人”说,他于今天早上8点多看到这条新闻,当时第一个感觉是有人在恶搞,因为这种表达让人啼笑皆非,但是后来,他找到了新闻出处。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河南剧协主席"以泪洗面"走红 引爆网络造句潮流
月缺心2010-10-29 02:35:00 发表
“这种语无伦次体现的是一个官员艺术家急于向权力献媚的急切心情”,“北岳散人”说,这种种挑战正常情感的言论,让日益觉悟的网民对这些大家们的操守产生了强烈的质疑。“《程婴救孤》是李先生的得意之作。剧中程婴两哭尚有忠义、亲情,李先生动辄莫名其妙地以泪洗面,这哭离封建士大夫都差得远。”
25日晚,“吴钩1975”将发在微博上的消息删除,因为他发现后面的跟帖越来越朝着取笑和嘲讽的方向发展,他觉得这样对一个老人家不好。“吴钩1975”说,他对说这段话的当事人的心态不赞同,但更应该批判滋生这种心态的体制,而非个人。
当事记者:“以泪洗面”是戏剧人自己的表达方式
采写该新闻的《大河报》作者向记者介绍,当时有企业向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此前,文艺团体的处境比较困难,甚至排节目都很困难,卢书记来了之后,日子好过多了。该作者说,当时在现场,李树建确实比较激动。
写稿件时,作者曾就这段话犹豫过,觉得“天天以泪洗面”的表达比较夸张,但考虑到文艺人士比较容易夸张,就采用了原汁原味的话。该作者认为,这段话正是搞戏剧的人用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维方式来表达,就像科学家是用严谨的方式表达一样。
专栏作家:以泪洗面的真正受害者是百姓
专栏作家欧阳宁秀认为,“以泪洗面”事件再一次印证了自古以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中国式谚语。在侯门深似海的官场环境里,这样的捧拍并非稀有,而是非常自然,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甚至常见常新,李树建只不过是我国这个深厚传统的新代言人一次最新鲜亮相而已。
欧阳宁秀认为,如果“以泪洗面”这种语言文化在官场到处泛滥,绝不是什么好现象,所造成的只会是一个人人争相拍马屁,却不在把心思花在替公众做实事的恶劣局面。最后笑的是被拍马屁者和因此升级的拍马高手,而作为受害者的广大老百姓则真要以泪洗面了。
【新闻链接】 按照惯例,造句运动又开始了
网友提出,较之此前流行于网络的“内牛满面”,“以泪洗面”表达的含义更加深刻,预言“以泪洗面”来了,“内牛满面”可以歇了。继前几日“我爸是李刚”造句运动之后,新的造句运动又开始了,网友用“以泪洗面”为素材进行再创作。
网友“臧文涛”写到:为什么你常常以泪洗面,因为你对领导爱得深沉……
网友“韩酉酉”的创作颇受追捧:“一人一瓶奶,强大一个民族,喝奶健康;一人一滴泪,激动一个戏团,泪流满面!并不是每一瓶营养丰盛的好奶都叫特仑苏,并不是每一个天天流泪的演员都叫孟姜女,今天你泪流满面了吗?”
回复该发言
25日晚,“吴钩1975”将发在微博上的消息删除,因为他发现后面的跟帖越来越朝着取笑和嘲讽的方向发展,他觉得这样对一个老人家不好。“吴钩1975”说,他对说这段话的当事人的心态不赞同,但更应该批判滋生这种心态的体制,而非个人。
当事记者:“以泪洗面”是戏剧人自己的表达方式
采写该新闻的《大河报》作者向记者介绍,当时有企业向文化教育事业捐款,此前,文艺团体的处境比较困难,甚至排节目都很困难,卢书记来了之后,日子好过多了。该作者说,当时在现场,李树建确实比较激动。
写稿件时,作者曾就这段话犹豫过,觉得“天天以泪洗面”的表达比较夸张,但考虑到文艺人士比较容易夸张,就采用了原汁原味的话。该作者认为,这段话正是搞戏剧的人用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思维方式来表达,就像科学家是用严谨的方式表达一样。
专栏作家:以泪洗面的真正受害者是百姓
专栏作家欧阳宁秀认为,“以泪洗面”事件再一次印证了自古以来“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中国式谚语。在侯门深似海的官场环境里,这样的捧拍并非稀有,而是非常自然,不可或缺的保留节目,甚至常见常新,李树建只不过是我国这个深厚传统的新代言人一次最新鲜亮相而已。
欧阳宁秀认为,如果“以泪洗面”这种语言文化在官场到处泛滥,绝不是什么好现象,所造成的只会是一个人人争相拍马屁,却不在把心思花在替公众做实事的恶劣局面。最后笑的是被拍马屁者和因此升级的拍马高手,而作为受害者的广大老百姓则真要以泪洗面了。
【新闻链接】 按照惯例,造句运动又开始了
网友提出,较之此前流行于网络的“内牛满面”,“以泪洗面”表达的含义更加深刻,预言“以泪洗面”来了,“内牛满面”可以歇了。继前几日“我爸是李刚”造句运动之后,新的造句运动又开始了,网友用“以泪洗面”为素材进行再创作。
网友“臧文涛”写到:为什么你常常以泪洗面,因为你对领导爱得深沉……
网友“韩酉酉”的创作颇受追捧:“一人一瓶奶,强大一个民族,喝奶健康;一人一滴泪,激动一个戏团,泪流满面!并不是每一瓶营养丰盛的好奶都叫特仑苏,并不是每一个天天流泪的演员都叫孟姜女,今天你泪流满面了吗?”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