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将从根本上改变软件行业缺乏新政策刺激的状况,尤其是从规划中直接受益的企业有望创造较大的超额收益。其中,软件外包、服务外包、管理软件、车载导航等均存在很强的潜在需求,相关投资机会不断涌现。
摆脱政策真空期,板块回调现机遇
今年5月—9月属于软件行业的“政策真空期”,市场反复炒作“新18号文”、“物联网”等旧概念。有趣的是,每次市场集中炒作“新18号文”等旧概念,往往预示着软件板块的回调。事实上,从9月15日开始,软件板块就进入了下跌轨道。在9月15日—10月15日的一个月间,申万计算机行业应用指数下跌9.49%,跑输沪深300指数21.72%;远光软件、东华软件、超图软件、太极股份、恒生电子等的跌幅位居前列。
光大证券分析师认为,目前软件板块正经历着“大浪淘沙”的分化过程,行业整体的高估值难以持续,缺乏核心优势和成长性的个股将失去市场的青睐,而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行业经验丰富的个股将持续走强;总而言之,“强者恒强”将成为下一阶段软件行业的主题。在周期性行业普遍暴涨的情况下,市场热点可能逐渐转向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行业,软件行业首当其冲。综上所述,基本面和市场面均支持软件板块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触底回升。
行业收入具较强季节性
据统计,2010年1—7月,我国软件产业实现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自5月达到29.4%高点后,略显疲态,逐月回落。据工信部预测全年产业收入增速有望超过25%。
值得注意的是,软件行业收入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点,软件企业三四季度占全年收入的60%左右,下半年随着收入确认,三项费用率将会有小幅下降,营业利润也将有所回升。
行业分析师表示,软件行业具有明显季节性,三季度业绩通常较为平淡,而四季度则是高峰期。一般来说,软件行业由于其合同确认、以及项目结算的季节性因素,旺季出现在四季度。根据过去几年数据来看,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比重可达40%。因此相较于其他上游或中游行业,软件行业三季度业绩不必过分看重,应当更为关注企业目前订单饱满程度以及合同确认情况等。
两大因素助力板块反攻
券商分析师认为,软件行业的反攻有望在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到来,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从市场面看,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或2月,软件板块都会出现“换年行情”,今年的“换年行情”虽然可能被削弱,但仍会产生一定效果;第二,从基本面看,年底是各部门“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出台的时期,政府必然会强调“两化融合”、“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性,对于软件行业有实质意义的新政策有望出台。此外,本次调整软件板块已经跑输沪深300指数21.72%,从板块轮动的角度,软件板块也会存在机会。
从历史上来看,2005—2009年,软件板块均出现了不小的“换年行情”,其中除了2006年之外,都取得了较大的超额收益(即便2006 年也取得了绝对收益)。“换年行情”平均持续40个交易日,相对沪深300的平均涨幅为18.8%。这是由于软件企业多为高速增长企业,从当年EPS滚动到来年EPS,产生的价值重估效应是明显的。此外,软件企业的收入结算多集中在第四季度,对第四季度良好业绩的预期是支撑股价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在基本面上,各部委“十二五”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的陆续出台将成为推动软件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0月工信部出台的《轮胎产业政策》和国家电网关于ERP建设的报告已经为年底的政策性行情做了良好的开头。
回复该发言
行业收入具较强季节性 关注软件股价值重估效应
2 回复:行业收入具较强季节性 关注软件股价值重估效应
li1371352010-10-29 15:15:08 发表
从目前情况来看,年底前后可能出台的重要政策包括: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制造业信息化企业的发展;强调“军民融合”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鼓励军民研发、市场对接;推动三网融合,加强网络安全;对智能电网建设出台详细配套措施;鼓励政府和企业通过业务流程外包BPO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电子政务促进城镇化,促进医疗、社保、教育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光大证券分析师表示,建议投资者关注三大投资主线:第一,重点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包括金融、电力、政府、大消费等行业软件商;第二,军民融合,包括隶属于国防系统的软件企业以及在国防系统中有较大市场的软件企业;第三,BPO,包括在金融、政府等行业具备技术实力和行业经验的业务流程外包商。
回复该发言
光大证券分析师表示,建议投资者关注三大投资主线:第一,重点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包括金融、电力、政府、大消费等行业软件商;第二,军民融合,包括隶属于国防系统的软件企业以及在国防系统中有较大市场的软件企业;第三,BPO,包括在金融、政府等行业具备技术实力和行业经验的业务流程外包商。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