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重回3000点,十月的市场大反弹也成为不少专户“一对多”组合返回“面值”的契机。记者从渠道和投资者提供的“一对多”组合净值数据中发现,一些长期在面值之下的产品,借市场反弹东风目前已重回净值。在首批“一对多”产品陆续到期的当口,上升行情带来的业绩无疑成为“及时雨”。
重返面值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期返回面值以上的“一对多”产品分别有诺安北斗1.017元、华宝中信双重优选1.095元、长盛邮储1.083元、博时金牛1.048元、嘉实绿色1.041元、嘉实尊享农行1.102元、添富牛3号1.031元、银华民生净值1.07元、交银稳健2号净值1.018元等。
此外,还有不少“一对多”产品近期净值已在“面值”上下徘徊。更有此前业绩表现不佳的基金公司产品在近期逾八成“回本”。
事实上,这些“一对多”产品也并非是在一夜之间甩掉亏损包袱的。据此前《每日经济新闻》收集到的131只专户一对多产品净值信息显示,截至8月13日,只有66只一对多实现了正收益,占总数量的一半。有不少亏损产品甚至已跌入“八毛”区域。不过,时过俩月,更多的专户产品已经摆脱亏损回到面值之上。
到日期的“救赎”
“回面”不仅让“一对多”投资者,也让基金公司重重松了一口气。
9月开始,首批发行的一对多陆续到期,一些尚未到期的组合也在此时点赢来一年一度的开放赎回日。由于不少产品业绩不甚理想,一些持有人坚决拿回资金。而一年期的产品,如果有一个客户不同意续约也只能到期清算。
十月的行情“解救”了相当一批面临产品到期的客户,使他们免于亏损。据记者不完全统计,10月、11月陆续到期或迎来开放日的一对多产品超过31只。
而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这也是一场及时雨。有基金公司专户人士表示,业绩提升一方面有利于产品续约,另一方面也使得一些产品得以站上业绩“提成线”。事实上,近期迈过8%或10%业绩提成线的组合也并不鲜见。
不过,在庆幸之余,也有一批9月产品到期的客户错过了此波行情,懊恼不已。9月有超过12只产品到期或迎来开放日。一些投资者由于对投资业绩的失望,到期赎回;还有些有投资意愿的客户则因为老产品清算,而新产品尚未对接上而踏空。
二八行情引业绩分化
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在这次风格鲜明的周期性行业大反弹中,与公募产品一样,“一对多”的业绩也出现了鸿沟式的分化。
在国庆节后首周,有大盘蓝筹风格产品收获了近十个百分点的收益,而随着前期涨势甚猛的中小盘个股的回落,重仓这些品种的“一对多”产品遭遇了灾难性打击。
南方某基金公司便是个中典型,在8、9月结构性行情下,该公司精选重仓医药、消费等内需行业的策略使其旗下“一对多”中不乏周涨幅超6%、7%的强势产品。但如此方向也造成这些产品在“二八行情”中遭遇普跌。
尽管近期非周期性资产下跌迅速,但“船小好掉头”的“一对多”也并未迅速扭转策略。有专户基金经理认为,内需相关的消费类个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近期市场的调整,对于此类个股起到压缩泡沫的作用。
上周权重板块显现轮动,此前遭弃下挫的中小盘股出现整体上涨,中小盘股指数与大盘指数分化急速缩小。而前一周跌幅甚重的组合,也在上周顺势补涨。由此可见,与大部分公募基金一样,专户“一对多”也并未大规模调仓换股。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