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股市,一方面是大盘先扬后抑,在创出本轮反弹新高后却掉头向下,一路走低,略显疲态。另一方面则是小盘股在创业板解禁潮来临前夕出现显著上涨,出人意料的同时也在微妙地改变着人们的预期。
回看本周,周一多方明显占据主动,沪深股指当日分别出现2.57%和3.85%的大涨,正当一些人士认为市场有望启动新一轮上涨时,沪指次日在盘中触及半年新高3073点逐步退守,且后半周一路走低,周五收盘时两市都收于五日均线之下,周涨幅分别为0.1%和1.1%,较上周进一步收窄,反映市场有些疲劳。
申银万国证券高级分析师魏道科说,两市收于五日均线之下,反映多方有些疲劳,短期技术指标超买,市场本身需要适当回吐休整。
与此同时,在创业板一周年,部分股票即将迎来解禁之际,中小盘股却异军突起: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均显著上涨,周涨幅分别达到4.16%和5.56%。
可以观察到的是,尽管大盘指数多次冲高遇阻,但个股表现仍非常活跃,赚钱效应明显,以两市呈现弱势回调的周四、周五为例,周五上涨公司家数高于下跌家数,涨停个股数量达到三十余只,且没有跌停个股,而周四尽管下跌个股家数略多于上涨,但涨停个股多达二十余家。
27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令市场对于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酒店旅游、食品饮料、休闲娱乐等为主的大消费行业以及城镇化、节能环保、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等领域心生期待,或有可能形成新的市场热点。
尽管如此,仍有分析人士忧虑,大盘冲高后一路走低,可能正在微妙地影响人们对于后市的看法,并可能导致后市转弱。
此前央行宣布加息,市场曾出现关于增量资金的讨论,很多投资者认为资金面不会是大问题,“只要市场有赚钱效应,后续资金就会源源不断的入市”,历史经验也显示,市场在突破前期高点后确实有这种可能。
然而,本周大盘创出本轮反弹新高后却是一路走低,无疑令投资者对于后续资金面是否能支持市场攀升再度产生怀疑。中金公司发布策略研究指出,是否有更多场外增量资金的入市,是制约市场的最主要因素。
一些统计数据值得关注。据中信证券统计,截至三季度末,325只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81.33%,相对前一季度上升9.17%,回到历史高位。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持仓比例为84.93%,上升10.15%。
而申银万国所作的最新估算显示,9月末以来,开放式基金继续呈现加仓,其中,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仓位达到87.5%,接近历史最高位,进一步提升空间有限。这项测算还显示,持仓最大的基金公司平均仓位达到95%,最低的只有44%,显示基金对后市看法存在较大分歧。
有观点就此指出,由于股票供应对于资金的需求在过去三年内持续高企,从自由流通总市值看,市场资金面压力不容忽视,市场持续大幅上升的资金面基础并不存在。而一旦这种疑虑形成气候,将导致更多场外资金采取观望态度,市场或转弱。
广发证券研究员蓝昭钦告诉记者,近期股指期货合约价格加速下跌,伴随价格下跌,市场持仓也大幅度减少,且除了多头主动平仓,亦可见空头主动平仓迹象,表明投资者对股指进一步上涨预期减弱。
而关于下周市场,诸多业界人士认为,股指将以相对温和方式运行,不排除进一步震荡回调可能。此外,下周创业板中的部分股票解禁,对二级市场影响值得密切关注,如能度过解禁初期的压力,对中小板块可能有一定的鼓舞作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