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说2013年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大底,这个大底的概念就是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到5%至6%。
中国经济的大底,恐怕是逃不过去的。这种情形之下,是如何反危机反衰退的问题,高层肯定要把保增长放在首位,轻易不敢加息。因此,我认为今年没有加息的可能,而且越往后越没有加息的可能。
8月份CPI涨幅之猛,已再次引发加息猜测。未来CPI趋势之不确定,令学界对于加息与否争论不休。而相关宏观背景之变化,短期乃至中长期内将是怎样的格局?当前和今后的政策选项又将是什么?面对种种待解谜题,《华夏时报》记者9月16日专访了宏观经济学领域著名学者、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先生。
经济已呈下行趋势 越往后越无加息可能
《华夏时报》:在您看来,今年CPI涨幅能否被控于3%左右?年内有无加息可能?
王建:3%可能挡不住,因为今年肯定是一个歉年。我们已看到官方数据显示粮食价格上涨过快,这显然与今年灾害性气候有关联。另外也可能与股市不好,楼市遭到打压,资金出来炒作短缺性产品有关联。秋粮通常占全年粮食产量7成,所以现在可能要等到秋粮上市以后,也就是11月份的时候,再做判断。
从大趋势上看,中国经济今年下半年已经有下行的势头,明年会更加明显。到2012年、2013年,中国经济的大底,恐怕是逃不过去的。这种情形之下,是如何反危机反衰退的问题,高层肯定要把保增长放在首位,轻易不敢加息。因此,我认为今年没有加息的可能,而且越往后越没有加息的可能。
《华夏时报》:那么,您肯定不赞成“CPI年内将冲高回落“的观点?
王建:我认为CPI还会上涨,到秋粮上市时节,甚至不排除上涨到5%。之所以不敢加息,就是因为经济在往下走,通胀在往上走。保增长必然被放在第一位,加息虽然可以压制物价,但更会压制增长速度。
《华夏时报》:几个月前,您就曾表示反对为通胀加息,认为中国必须做好在长期忍受较高通胀率的背景下保增长的准备,加息会损害还不稳固的经济复苏,也解决不了通胀问题。现在您依然持此观点?
王建:我的观点没有改变,道理仍然是这些。
《华夏时报》:正陆续出台的一些针对性措施试图控制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但这能否有效缓解后期CPI数据环比上行的压力?
王建:我认为效力有限,CPI上行趋势很难被控制住。光吓唬人没有用,大家都明白资本就是要在运动中增值,所以那些炒作推高农产品价格的举动很难真正被抑制。例如绿豆,越制裁,价格越上涨。那么多人都在炒,能制裁谁呢?
城市化终将启动 新增长期2013年后展开
《华夏时报》:当前经济结构性调整进程中,一方面楼市调控效果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产能过剩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由此来看,您一向主张的以城市化为基础的扩大内需计划,是否短时间内很难体现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王建:那倒未必。刚才,在你之前,是路透社的记者采访我。我就跟他说,从现在看,惟有城市化,才有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目前主要问题是启动太慢,尚未真正转到城市化的道路上来,所以经济才变成现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状态。因此,除了城市化,别的都没有用。还能做什么呢?出口市场肯定是受到制约,出不去太多;国内消费市场如何打开呢?应该说现在消费增长速度还算够快的,已到18%了,但相对于投资和出口市场,其增长是不高的。说明其在今年整个需求结构当中,占比又继续下降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