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商业银行作为企业进口大宗商品融资贷款提供方,一直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应对价格波动,一旦进口商品出现大幅跌价致企业难以承受,风险将由银行被动承受,建行与期货公司合作套保业务,预示银行大宗商品融资风险控制破题。
商业银行与期货公司联手,让银行的企业客户直接参与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业务成为可能。
《证券市场周刊》独家获悉,8月11日,由建设银行主办的“大宗商品融资套期保值业务重要客户产品推介会”在青岛举行。这次会议之后,建行将与国内3家期货公司一起,共同推出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业务。
此次畅饮银行创新“头啖汤”的,分别是信达期货、中粮期货和新湖期货。此外,还有30多家建行优质企业客户参会,建行将与这3家期货公司共同为更多的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套期保值业务服务。
具体来说,即当企业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进口大宗商品(包括农产品、燃料油等)时,建设银行向企业建议参与套期保值,锁定进货成本。这类套保业务如同在企业与银行之间加了一层安全防火墙,企业规避了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造成的进口损失,银行的贷款安全也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期货公司将会为有意向参与套保的企业出具套期保值方案;同时,银行作为出资方,还可以实时监控企业套保资金的执行情况。”知情人士称。
以套保对抗弃货风险
“从最初探索此项业务到这次推介会,经历了两年。”知情人士表示,建行看中了越来越活跃的大宗商品市场。近年来,“中国需求”下的大宗商品市场,正在为越来越多的贸易商青睐。每年的世界海运统计中,有近50%的货船驶向中国。
由于进口数量巨大,贸易商的生意大都需要依赖部分银行贷款,占有一定贸易融资份额的大宗商品贷款量也滋长了相关的套期保值需求。
建行青岛分行2009年大宗商品贸易贷款额约为70亿元。从全行业看,2009年商业银行贸易贷款约为6055亿元。假定只有十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主要经营贸易融资业务,那么每家银行贸易融资额约为605.5亿元,青岛分行的这一数字约占一家商业银行贸易融资总额的10%。
对于贷款方银行,其传统的货物担保模式并不能让贷款资金真正安全。贸易企业和银行都不得不提防,在大宗商品跌价时造成的资金风险。
2008年7月原油期货价格最高147美元/桶,一路下跌至2008年12月底50美元/桶,最大跌幅超过60%。
一位银行国际业务部门人士坦言,面对巨幅的价格波动(下跌),外贸企业“弃货”由银行埋单的现象屡见不鲜。
正是2008年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让建行有了这次“尝试”的动因。彼时,曾有一艘经由建行贷款支持的油船在2008年金融市场风雨飘摇时驶向中国港口。
以油船在新加坡等主要市场从签订到进货到港往往需要2-3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如果进货企业没有事先做好套期保值锁定进货成本,潜在的风险会在货运过程中骤然积聚。
这种情况下,企业通过贷款订到的货品往往还在“海上运输过程中”,其价格就已经与订货之初相差很远,待货品到港后,跌幅较大让企业不仅丧失了“进口利润”、输掉了本金,从银行贷的款项更是无力承担,因而通常选择“弃货”。
由于企业向银行贷款时,抵押物品即为进口的货品,因而仅交付了比例不高的现金,剩余大部分货款由银行贷款填补,银行承担的风险较大。
而这家自建行贷款的贸易企业,也着实让“金主”——建行“虚惊一场”。幸运的是,由于考虑到国际油价波动存在的风险,这家贸易企业自订货起便在期货市场上做了套期保值。
更高抵押率 其实,在国际市场上,商业银行规避此类风险早有章可循。
回复该发言
建行欲转嫁“弃货”风险 联手期货公司做套保
2 回复:建行欲转嫁“弃货”风险 联手期货公司做套保
xixi16012010-10-31 16:28:08 发表
但由于法规的限制,中国商业银行直接参与期货市场存在一定障碍。“除黄金期货外,国内暂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目前,在众多贸易企业中,只有少数成熟的外贸企业(以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企业居多)及时地参与了套期保值业务规避市场风险。”上述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
该人士坦言,事实上,目前国内大多数贸易企业对套期保值业务并不十分了解,特别是在大宗商品价格看涨之时,企业往往并不希望套期保值来锁定成本,反而希望价格上涨并借此多赚一些。
“为了鼓励有更多企业加入到套保避险的行列,以后凡是参与建行倡导的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客户,还将获得比原有抵押担保货品更高的抵押率,具体由60%-70%增加到80%-90%。”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回复该发言
该人士坦言,事实上,目前国内大多数贸易企业对套期保值业务并不十分了解,特别是在大宗商品价格看涨之时,企业往往并不希望套期保值来锁定成本,反而希望价格上涨并借此多赚一些。
“为了鼓励有更多企业加入到套保避险的行列,以后凡是参与建行倡导的大宗商品套期保值业务的企业客户,还将获得比原有抵押担保货品更高的抵押率,具体由60%-70%增加到80%-90%。”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