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信贷额度紧缩,令信贷类理财产品重回市场视线。不过,最新数据显示,5月前两周信托贷款类以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减少了近50%。
市场传言,监管部门将把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纳入“表内监管”。那么,5月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会延续3、4月的态势继续升温,还是纳入“表内监管”之前的最后疯狂?
5月信贷额度略低于4月
记者从上海部分银行了解到,5月的信贷投放额度与4月持平,部分股份制银行的额度会略低于4月。中国银行(601988.SH)上海分行4月对公业务贷款额度比3月多出9亿元,5月投放额度则与4月几乎持平,仅多出1亿元~2亿元。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4月新增贷款额度未超过30亿元。据该分行内部人士透露,该分行5月信贷的投放额度略低于4月,为27亿元左右。
建设银行(601939.SH)上海分行某对公业务经理称,5月以来他尚未放出一笔企业贷款,虽然从审批结束到放贷的时间已经能够恢复至5个工作日,但前提是要有额度。而在一季度,这个周期通常为10个工作日,甚至时间更长。投放的重点项目依然是与国家重点推广和扶持项目,如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设施,而清洁能源、节能设备等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会加大。
农业银行上海分行对公业务经理表示,新兴农业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企业,依然是信贷投放绿色通道的行业,而潜在产能过剩的企业不在其投放考虑范围内。
上海银监局也在日前表示,在沪银行业机构在把握信贷投放节奏的同时,禁止对中央4万亿投资以外的新建项目放贷,严控对产能过剩和潜在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6大产能过剩行业和造船、发电设备、重型装备和通用机械等4大潜在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开工项目都将被严格控制,其授信必须由总行统一审批。
交通银行(601328.SH)金融研究中心认为银行基本按照既定额度进行均衡投放。在票据存量有限、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上升以及银行主动进行结构调整的情况下,未来贷款期限结构趋于优化。
信贷类理财产品重回视线
作为银行调节贷款规模的重要方式,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又重回市场视线,这类产品并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占用贷款额度,因此也成为银行在额度受限规模下留住客户并满足其融资需求的权宜之计。
“企业都知道今年的基调是紧缩,也在想办法不占用额度来融资。”上述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人士告诉记者,截至4月底,其所在分行今年以来发行的信贷类理财产品近15亿元,而由该分行自主销售5亿元左右。
Wind资讯统计资料显示,今年1、2暂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分别为173款、177款,3暂飙升至301款。比2暂的177款增长70.06%。而4月的最后一周,据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发行的银信理财产品就达到117款,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比例居高不下。
不过,5月前两周,信托贷款类以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发行减少了近50%,这也与监管部门的动作大有关系。据报道,包括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银信理财产品都已经配合监管部门进行了调研。监管部门不排除将信托贷款类以及信贷资产类的理财产品纳入“表内监管”的可能性,但具体细则和实施时间尚未有定论。
早在4月20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今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就曾强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继续转换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完善并表管理工作,及早识别和化解表内外风险隐患。”
回复该发言
5月额度继续紧缩 信贷类理财先热后冷
2 回复:5月额度继续紧缩 信贷类理财先热后冷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