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再过几天,穷困山区的孤苦孩子们要来广州认“亲人”了!昨日,笔者从广东省青少年事业发展基金会获悉,由团省委、省青基会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三届“创新广东·希望工程南粤会亲”(下称“南粤会亲”)活动将于本月6日至9日在全省21个地市举行。
今年,全省21个地市将有2100多名孩子同时会亲。其中,广州主会场举办“羊城会亲”活动,100名来自韶关、云浮、河源、汕尾等地的贫困学童接受各界热心“亲人”的资助。据了解,这些贫困学童在学校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孤儿、单亲或者父母有严重残疾。本报今天刊登部分孩子的照片、资料,并将跟踪报道“南粤会亲”的全过程。
省青基会从今天开始接受社会人士认捐资助,每位市民只要捐赠2200元就可结对资助一名贫困小孩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业,欢迎市民拨打捐助热线:(020)87661023、87301821;传真:87656672;或直接到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1号大院13号,与省青基会联系认捐事宜。
■爱心故事
希望工程会亲活动是我省希望工程特有的品牌项目,自1994年开始实施,至今先后成功举办多届“羊城会亲”活动和“鹏城会亲”活动。2008年,羊城会亲“变身”为南粤会亲,已成功举办两届,共资助贫困学童4000多人。
在乐善好施的广东,不少好心人是会亲活动的“常客”。我们撷取到一些人的一些事儿,一同管窥这场让爱心发酵的善举。
故事一
除了物资,更缺关爱
在平时书信往来中,李小姐一直以“小妹”称唿她资助的第一名小女孩。
2003年,会亲现场那一幕,李小姐还记忆犹新。11岁的小妹只上二年级,她掏出一个大大的塑料瓶递给李小姐,“阿姨,这是奶奶腌的咸菜。”李小姐当时感动得一时语塞。
会亲活动后,她们书信往来。每一次来信,小妹都会在字里行间流露着感激:“很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阿姨,我以后长大要报答你。”李小姐回信写道:“阿姨不需要报答,如果以后有机会上大学,你去读师范吧,做一名老师,帮助教育更多的孩子。”
去年,李小姐又资助了一名山区贫困生黄淑怡,小孩一出生爸爸就去世了。“什么都不重要,有很多叔叔阿姨在,他们会像爸爸妈妈一样疼爱你。”李小姐安慰说。小女孩把李小姐送的礼物紧紧拽着,一边抹眼泪,一边点头。
“每当看到小孩档案双亲情况那一栏,就有一种揪心的痛。”李小姐说,这些小孩缺的不只是物资,更需要社会的温暖,亲人的关爱。
“我一个人的力量很小,如果团结起来会做的更多一些。”今年,李小姐向公司反映情况,动员其他同事参与到会亲活动中来。最近他们已经向希望工程交了资金,准备资助15个小孩完成小学教育。
故事二
母女爱心总动员
每次山区小孩来信,陈小姐的女儿菲菲都会兴奋不已。她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给来信的小朋友逐一回信。
陈小姐通过“南粤会亲”,已经资助山区贫困生好几年,每次会亲,她们都是一家子出动。女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心与尊重,对此陈小姐说:“女儿常被班主任称赞品学兼优,这是‘南粤会亲’这些爱心活动的功劳。”。
平时,受陈小姐资助的小孩子会定期给她一家人写信,告诉他们家里和学校的情况。“有时,菲菲和他们会通过写信来讨论问题。”菲菲常常寄给孩子们作业本和铅笔。陈小姐说,菲菲学会了节俭,她模仿着菲菲的口吻说,“我要节省,把多余的寄给他们!”
■第三届“南粤会亲”部分孩子资料
余辉龙,男,9岁,翁源县翁城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父亲瘫痪在家,母亲改嫁,上有在读哥哥,与高龄祖父母共同生活,家中无劳动力,靠小伯及小姑外出打工救济。品行良好,团结同学。
回复该发言
广东2100名孩子今起认捐 2200元可读完小学
2 回复:广东2100名孩子今起认捐 2200元可读完小学
虫族2010-11-01 23:55:26 发表
张微,女,8岁,翁源县龙仙第一小学二年级。父母离异,父亲不知去向,母亲脑受伤有后遗症,无家庭收入,靠亲人救济。尊师守纪,关心集体。
廖慧琪,女,7岁,翁源县铁龙学校二年级。父亲去世,下有妹妹在读,与年迈祖父母共同生活,靠母亲一人外出打工,月收入800元。遵守纪律,品学兼优。
覃宝华,男,8岁,云浮市都杨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父亲去世,尚有姐姐读初中,母亲务农,打散工维持家计。品行良好,成绩优秀。
叶钦标,男,8岁,云浮市第四小学二年级。父母双亡,寄养在伯父伯母家。乐于助人,成绩良好。
李锦财,男,9岁,云安县前锋镇罗坤小学三年级。父亲病逝,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在读,与年迈体弱的祖母共同生活,母亲务农,靠民政低保费用以及母亲零碎收入维持生活,月收入约400元。尊师守纪,诚实听话。
廖天恩,男,9岁,陆河县东坑镇大溪小学三年级。孤儿,父母双亡,伯父外出打工,收入低下。学习认真,尊师守纪。
范佳达,男,9岁,陆河县水唇镇吉溪小学三年级。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无任何生活来源,靠亲戚支持。学习认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梁春露,女,7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惠华小学三年级。养父病故,无母亲,由伯父抚养。生活靠伯父务农维持。学习勤奋,成绩良好。
白巧盈,女,8岁,河源市和平县俐源镇黄田小学三年级。父亲逝世,母亲改嫁,下有妹妹在读,与祖父母共同生活。靠祖父母务农维持家计,年收入不足1000元。学习刻苦,关心集体。
文记者雷雨实习生沈洁华
通讯员邓剑平梁志华
回复该发言
廖慧琪,女,7岁,翁源县铁龙学校二年级。父亲去世,下有妹妹在读,与年迈祖父母共同生活,靠母亲一人外出打工,月收入800元。遵守纪律,品学兼优。
覃宝华,男,8岁,云浮市都杨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父亲去世,尚有姐姐读初中,母亲务农,打散工维持家计。品行良好,成绩优秀。
叶钦标,男,8岁,云浮市第四小学二年级。父母双亡,寄养在伯父伯母家。乐于助人,成绩良好。
李锦财,男,9岁,云安县前锋镇罗坤小学三年级。父亲病逝,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在读,与年迈体弱的祖母共同生活,母亲务农,靠民政低保费用以及母亲零碎收入维持生活,月收入约400元。尊师守纪,诚实听话。
廖天恩,男,9岁,陆河县东坑镇大溪小学三年级。孤儿,父母双亡,伯父外出打工,收入低下。学习认真,尊师守纪。
范佳达,男,9岁,陆河县水唇镇吉溪小学三年级。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无任何生活来源,靠亲戚支持。学习认真,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梁春露,女,7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惠华小学三年级。养父病故,无母亲,由伯父抚养。生活靠伯父务农维持。学习勤奋,成绩良好。
白巧盈,女,8岁,河源市和平县俐源镇黄田小学三年级。父亲逝世,母亲改嫁,下有妹妹在读,与祖父母共同生活。靠祖父母务农维持家计,年收入不足1000元。学习刻苦,关心集体。
文记者雷雨实习生沈洁华
通讯员邓剑平梁志华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