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中国经济在环比上是在触底起稳的,实体去库存延续下工业生产在继续回落,虽然工业价格的反弹幅度有限,但通胀压力的存在也验证了政策收紧的正确性。考虑出口滞后回落以及去库存因素,我们判断当前及下一阶段的经济回升并不稳定,而投资增速的继续回落,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有限。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消费零售出现大幅回升,伴随岁末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我们相信消费的增长态势是能够延续的。总体上,就目前的形势,我们判断经济将在四季度到明年初真正触底,而在明年二季度开始回升。
中期选举悬而未决,量化宽松近在眼前
十一月对于未来数年的美国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时点。中期选举将于11月的第一周举行,这次选举对于未来两年的政治版图、党派分布将产生重要影响,继而会影响到现行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未来经济政策的通过,从短期财政政策的具体操作到长期执政风格的转变,特别是美国对华贸易政策都会发生一些变化。而11月3日美联储将举办议息会议,种种迹象表明美联储将实施量化宽松政策来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尽管市场对此早有预期,近期美元指数一路下行和大宗商品连续上攻皆出于此,但具体政策规模还有待议息会议的确认。
弱势美元引发国内通胀压力,调控延续加剧短期风险释放
全球量化宽松预期强烈,美元持续弱势,资源品价格不断上升,而从国内层面来看,岁末货币政策趋紧,楼市调控加强,大城市的限购令纷纷出台,房贷利率优惠也可能进行调整。综合上述分析,尽管整体流动性相对处于宽松局面,但实体经济可能在四季度出现回落,以及通胀压力使得公开市场操作越来越趋紧,这将影响市场预期,未来A股可能会面临着高位震荡调整,唯一可能的突破点应该是量化宽松规模能否有效超预期。
投资策略:“十二五”规划建议提供投资机会
转型是本次会议的主题。具体而言,建议提出了“十二五”的十项任务。其中扩大内需被放在首要位置,显示出中央对拉动消费的重视程度,也预示着收入分配改革事实上被纳入了规划。此外,推动文化大繁荣也是首次独立成章,要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这一点在未来值得关注,因为战略新兴产业在短期内尚不能成为支柱产业,因此向服务业的倾斜显得比较紧迫。基于此,短期我们建议持续关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的投资机会。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