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房产的其他话题……

返回房产……


我收藏的爽吧……


香港商界急等前海开发细则 长期看好深圳楼市

1 香港商界急等前海开发细则 长期看好深圳楼市
xixi16012010-11-02 16:45:45 发表
■ 人物简介
蔡冠深,祖籍广东中山,香港新华集团主席,新华科技集团主席及在香港上市的汇富金融集团主席。新华集团成立于1957年,已发展成拥有100多间分公司的跨国企业集团。
蔡冠深还身兼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合会常委、中国科学院院长经济顾问、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等多项职务,被授予太平绅士荣誉。(百度百科)
蔡冠深,祖籍广东省中山市,现任有百年历史的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
在美国和日本完成学业后,蔡冠深返回香港发展。他19岁时弃文从商,尽管父亲当时已有“海产大王”的称号,但蔡冠深却依然要穿着水靴跑鱼类批发市场,从最基层的普通员工做起。
蔡冠深弱冠之年,即已名震香江,25岁时他从父亲手中接过帅印,出任新华集团掌舵人,被香港媒体冠以“少帅”称号。他辖下的分公司超过100家,资产超过100亿港元。而他捐资的总额超过3亿港元,担任过的各种社会公职超过120个。
但当媒体问他喜欢外界如何称唿他时,他说:蔡冠深,一个普通人。52岁的蔡冠深说,回想起来,人生的意义不只是赚钱,争市场占有率,“曾经在某些领域竞争过的人,有些老先生已经不在了,有些同龄的人说起来很无聊,为了竞争某些项目,令大家都不开心。”蔡冠深说,他现在做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会员)个个都做好朋友,反而更加开心。
在广东省政府港澳办的协调下,这位低调的香港传奇人物以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的身份,接受了南都的专访。这个拥有逾百年历史的商会组织,会员超过6000人,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工商业协会。
蔡冠深是香港人,又是广州市荣誉市民。他说,每当遇到重大议题时,他都会一个人坐在桌子前,一时用港人身份想香港的利益,一会又会将自己变身为广州人,再想想广州人在思考什么,他说这种错位思考,往往能兼顾粤港双方的利益,更容易找到问题的化解之道。
蔡冠深忙于做公益工作,他怎么管理如此庞大的商业集团?他轻松地说:食物批发行业是老本行,做了几十年,都交给下属打理就可以了,而科技、传媒行业只要监管好财政情况,便要给予空间让管理层发挥。而他本人在商界打拼几十年,现在应该抽身出来,为社会做一些贡献。
香港未来必须与祖国发展方向相连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我们注意到,曾荫权的施政报告中,再度强调了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上海在这方面也雄心勃勃,我们很想了解,你作为本地工商业界的代表,对于沪港金融中心之争的看法?
蔡冠深(以下简称“蔡”):这方面我们应该感谢广东省政府,香港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龙头,这个已经获得了广东省的认可。而有关沪港之间的分工,我觉得也是很明朗的。香港做人民币离岸中心,上海做在岸中心,这种分工很清晰。
南都:但最近有媒体评论说,失去离岸中心,将会给上海的金融业长期发展带来损害,你觉得未来沪港金融分工是否还会因竞争而出现变化?
蔡:首先,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出现两个金融中心,不会多。而且香港作为成熟的金融业地位,相比上海优势很明显,我相信香港的竞争力还是相当强大的。
南都:我们注意到,除了上海和香港之外,内地许多城市在给自己的未来做定位时,都谋求发展金融中心,这似乎是一股潮流。
蔡:最近我在参加一个金融业论坛时,有种说法是台湾也想做国际金融中心。可以吗?我觉得至少现在还不成熟吧。现在台湾与大陆的人民币结算在香港,现钞清算在香港。还有一个,在融资方面,有49家到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他们的账户也在香港,台湾企业进内地,很多会选择在香港成立上市公司,而大陆企业未来去台湾做生意,估计也还得经过香港。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香港商界急等前海开发细则 长期看好深圳楼市
xixi16012010-11-02 16:45:45 发表
南都:你曾说过,你很关心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就是香港的路在何方,请问你现在有没有新的观察?
蔡:我感觉香港未来的发展,必须和祖国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我希望做的事情,就是和中央政府沟通,把香港与珠三角的融合发展一起纳入即将公布的“十二五”规划,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一件大事。
商会是政府之间润滑剂
南都:在目前粤港合作方面,我们发现香港的商会组织发挥了很大作用,你如何评价?
蔡:有一种说法是,广东跟港澳毕竟还是处在一个“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所以两地政府的合作与洽谈都还略显拘谨。政府与政府之间绝对不会很随意地去讲话,民间就不一样,民间可以从与各级官员吃饭聊天的时候,听到很多的意见。香港的意见,深圳的意见,中央的意见我们都听到了,所以哪一个做法符合国家的利益,也符合当地政府的利益,我们就取这个平衡点。这个就是我们中总(中华总商会的简称)的功能。
我认为,商会组织恰好就是润滑剂和中间人,有些在会议桌上双方无法谈得透的话题,我们可以继续收集双方的意见,为日后双方达成一致奠定基础。
南都:能否举个例子?
蔡:在空运方面,最近两地飞机晚点、空中塞车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两地都感觉飞机那么多、如何纾缓空中交通是一个大问题。我们能不能开一个新的航道?广东和香港的官员会面时不方便把不成熟的建议提出来,后来有深圳官员跟我吃饭时支招说:“你们讲话比较方便,东面再开一条不就行了吗?”
官员们不好直接说的话题,我们作为中间人就可以来谈。后来我们中华总商会向香港政府建议,也向广东省政府建议,也会跟中央政府建议,就是通过民间渠道去解决这件事。
前海开发急切等待开发细则出台
南都:前海开发目前是深港合作的最重头项目,对于深港交界处最后一块完整土地,你如何看未来这块土地的开发前景?
蔡:对于前海,我们非常关注。这应该算是国家送给深圳的一个大礼吧!前海示范区的计划出来以后,首先可以肯定这是一件好事,可是具体怎么做,大家好像还不太清楚,是深圳自己的事情,还是跟香港有关系呢?如跟香港有关系,那么香港会以一个什么角色来参与?这些细节都还有待明确。
南都:你认为理想中的前海应该是怎么的?
蔡:我们内部有个异想天开的想法,能否像澳门大学一样,按照香港的法律去办呢?之前澳门跟珠海已经理得很顺了,横琴岛上有一块地给了澳门大学,按照澳门的法律来管理。譬如说,在那个澳门大学里面,我们就是用澳门的法律,我们就是用澳门的警察,澳门的规矩,所有都是澳门的,那个就等于是澳门多了一块地方出来。
这个模式能不能移植到前海呢?如果能按照香港法律来管治,就能更好地利用香港制度优势,来与国际对接,但目前看来这个提法不大现实。
南都:对于前海开发,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蔡:我们始终觉得,前海跟香港边境有一段距离,这与横琴不一样,澳门过一条桥就到了横琴,但香港到前海中间还隔了一个蛇口。
我去过一次前海,理论上那里是一片示范区,但究竟怎么把它和香港连起来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也有个想法,一直在谈,就是把前海到深圳湾口岸的一大片土地全部纳入前海示范区范围内,成为一个整的示范区,这就等于香港跟深圳基本融合在一起了。
南都:但在现在的背景下,这种物理连接还很重要吗?
蔡:我构思的这个想法,就是希望将整个片区扩大,使得深港间的对接更为快捷,其实香港商界比较大的想法,是都在问,未来前海能不能按照香港的办法去管理?
南都:按照目前深圳方面透露出来的信息,前海基本上可以肯定依然会由深圳市来主导开发。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香港商界急等前海开发细则 长期看好深圳楼市
xixi16012010-11-02 16:45:45 发表
蔡:如果让深圳自行管理,就是另外一种做法,香港工商界都是习惯于先了解清楚才会展开商业行动。因为大家都有一个担忧,如果前海很多规矩跟香港不一样,很多事情你怎么做呢?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前海开发缺少前瞻性,没有创造性的想法,依然按照以前的规矩,很多事情都没办法去做。
南都:这么说,香港商界对于前海开发依然持观望态度?
蔡:其实说出来就一句话,深圳有深圳的想法,香港有香港的想法,从深圳的想法呢,它希望把现在的主业放在前海,例如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等,深圳市都想了很多。那么香港呢,就会考虑,前海那么远,又不方便,又不是靠近香港,而且香港已有一个中环,为何还要去前海,当中微妙的考量都很多。
南都:但我们也注意到,前海问题现在成为香港各大学术团体的重点关注对象,各种建议也都在发布。
蔡:其实呢,这些都是不成熟的意见,我们抛出来,让谁去讨论呢?让中央政府。中央政府比我们聪明,我们只是提供建议,中央再从全局和整个国家的利益去讨论这个问题。中央政府在考虑所有问题之后,他们会考虑什么是国家最高利益,跟着就是地方的利益,再根据具体的环境去思考。所以我觉得最终的结果,要等中央政府发布有关前海的具体发展规划。
港企转型政府能不能不要逼得太急
南都:我们知道,受金融危机和广东省产业升级的影响,目前在广东的港资企业出现了大量的倒闭,请问你怎么看港资企业的困境?
蔡:广东有今日的发展,香港有一份功劳。香港有今天的繁荣,也离不开广东。我的看法是,粤港间不是谁靠谁的问题,而是谁也离不开谁。
广东此轮产业升级,我们认为这个发展大趋势是可以理解的,可是需要给企业时间,或者是给他们优惠政策。让部分港企搬去欠发达的广东地区,有什么优惠政策给他们,让他们慢慢搬走?
我看现在,那几万家港资企业都处于调整阶段,我的看法是,政府能不能一步一步来,不要逼得太急。
南都:我们也注意到,广东省近几个月吸引外资的数据在持续下降,而且下降幅度非常大,由于港资一直是广东吸引外资的最重头部分,近期广东省吸引外资量的减少,是不是背后跟港资向内地投资力度减弱有关联?
蔡:西方受金融危机影响大,自然会影响到以出口为重点的港资企业。另外一方面,在广东省升级转型的过程中,广东省曾吸引的许多行业,都不能再到广东来了,许多产业已经转移到了其他省份,或者其他国家。
南都:你认为这个趋势还会持续吗?
蔡:这个很难说。但我感觉,对于港商来说全国都有机会。说直接点,就是哪里条件好港资就往哪里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环渤海,还有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现在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前港商九成投资在珠三角,现在分散了。
南都:就是说香港投资十分的东西,以前香港在广东投九分,现在只投五分,是这样吗?
蔡:我没有确实的数据,但不要说香港,就是中总内部,我们也在跟全国融合。在全国融合的过程里面,我们的会员就有机会了解北方,广东好,还是其他地区好,港商会有判断。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广东省,怎么能够重新争取。第一,争取已经在珠三角投资的港商能够留下来,第二,争取港商以及全世界的人未来选择在广东投资。
南都:你认为广东的劣势在哪里啊?我想这应该是广东的决策层想知道的。
蔡:广东是我们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省。这就跟交朋友一样,你穷的时候对朋友是什么态度,现在你富了之后又是怎样一个态度,这个很重要。
就好像这次在竞争金融中心时,广东省主动配合香港,承认香港的龙头地位。广东让一步,香港肯定会感恩的。其实广东和香港根本上是分不开的。
建议政府关怀转型港企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香港商界急等前海开发细则 长期看好深圳楼市
xixi16012010-11-02 16:45:45 发表
南都:对处于艰难转型期的港企,你觉得政府部门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蔡:我也曾经跟广东省的领导建议过,如果某个行业的确不适合在当地继续存在,必然会被淘汰,在这个过程里政府还是应该给他一些温暖。这个还是很重要的,因为我感觉,现在某一个行业或企业,你叫他立刻关门,他会有想法“我来的时候你不是这样讲,当时可是非常欢迎我们,现在叫我关门,我就得立刻走人,如果换成你,你会舒服吗?”
但如果连他自己都知道做不下的时候,政府还给他送温暖,给他时间和空间,他会明白,会感动。我跟广东省的很多领导也说过,要让那些走向关门的港资企业舒服地认清这个形势,去面对这个后果。
南都:明白你的意思,这就相当于临终关怀。
蔡:是啊,因为人都是有感情,有心的。他会想,我30来岁时来广东奋斗,今天都我60岁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结果。
如果你让他舒服,他会感觉你说得对,这个行业确实是不行了,舒服地接受就结束了。但是今后还会有更多机会,如果你给他的感觉是尊重他,今后他或许还会回来,投资其他实业。
南都:你在珠三角的企业目前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蔡:除了国际大形势外,我觉得现在的劳工问题相当严重。新劳动合同法,其实对企业经营者是很大压力,某种程度上说,是拉大了劳资双方的鸿沟。珠三角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工厂,就是劳资双方奋斗拼搏出来的局面。有了劳工合同法之后,却令双方走向对立。
深港楼市如有好楼盘会投资深圳
南都:我们知道,除了担任中华总商会的主席外,你还管理着庞大的企业群,这其中包括房地产公司。近年来香港和内地房价狂飙,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蔡:我感觉,这个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老百姓需要的房子,一个是市场需要的房子,这应该是两个市场,不能混为一谈。现在大家都感觉这个楼价很高,买不起房子,大家都感觉压力很大。但在香港,可自由流通的商品房市场之外,还有一个居屋、公屋制度,居屋和公屋是政府建的,以低价卖或租给中低收入人群使用的,这块被圈起来不允许自由流通,因此买不起商品房的人,照样还有安居之所。新加坡也有类似的制度。
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让中低收入人群获得保障性住房。现在内地的问题在于,把中低收入人群和有钱人的购房需求放在同一市场内,自然会造成中低收入者的不满,因为他们买不起嘛。
南都:内地房价飙升的诱因在哪里呢?
蔡:目前内地投资的途径不多,一个就是股市,一个就是楼市,你有了钱,放在银行里面,能有多少收益,大家都很清楚。银行放着是贬值,那应该放在哪里呢?拿着这个钱,股票又不想买,放在银行又没信心,怎么办呢?就买套房子吧。能租就租,不能租就放吧,这个心态大家都很明白吧。
我感觉,政府应该平衡好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以防止楼市过度投机。
南都:假如你现在有一笔钱想用于投资,你是否愿意在现在的市道下,去深圳投资楼市?
蔡:如果有好的地段,好的楼盘,我会,依然会买,尽管现在楼价很高。事实上,在很多个城市我都有买楼,因为我判断,从长远来讲,房地产肯定会涨的。特别是好的地区,好的地点,好的发展商,好的管理,我感觉长远是没问题的。
不担心重现“日本衰退十年”
南都:由于深圳楼价长期处于升势,导致部分深圳市民认为,买楼肯定是只会涨不会跌的,我们知道,你曾经在日本读过书,而日本也曾经历类似的情况:楼市长期狂飙,导致当地人疯狂投资楼市,结果后来日本楼市泡沫破裂,导致大量人破产,并使得日本出现长期经济衰退,被称为“失去的十年”,你认为现在深圳的情况有没有达到敲警钟的地步?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香港商界急等前海开发细则 长期看好深圳楼市
xixi16012010-11-02 16:45:45 发表
蔡:敲不敲警钟我不敢说。但我判断中国和日本的情况不一样,日本发生大衰退时已经是发达国家,而中国到现在依然是发展中国家,虽然改革开放30年有辉煌的成就,可是从零开始到一百算,我们还只是走了一小段路程,而日本已经走了差不多七八十了。日本现在面临的是老龄化问题,而我们还是一个朝阳经济,是一个往上走的,所以我感觉情况是不一样的。
南都:但是香港以及深圳楼市中出现的泡沫,却是不容否认的。
蔡:涨幅是有点热,有泡沫我也不否认,正因为如此,政府才会采取措施。深圳以及香港的措施,我感觉也是对的,因为我们要在问题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要将它冷却。可是,很多事情都是市场行为,怎么用一个更好的方案去处理,这个我不知道,是政府要去想的事。
南都:你感觉这个泡沫会不会破呢?
蔡:这个我感觉也没那么严重吧,现在已经有很多限制。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很多来香港买房的人都是用现金买的,如果是用现金来买怎么会出现泡沫呢?用现金支付买楼的人,即使再多50%,也不会滋生泡沫。
香港1997年为什么出现负资产的情况,就是房价涨得太快,那些人只付两到三成甚至更少的钱,就去买楼和炒楼花,那样才会导致泡沫出现。如果市场上此类投机情况大量出现,就说明问题严重,使得银行处于一个很大的风险之中。现在内地政府限制贷款购买第二套、三套房,就是为了抑制过度投机,政府采取这些措施,我们也是支持的。
南都:近期有国外媒体评论说,中国楼市目前的现状,跟日本失去的十年相比非常相似,并认为可能出现泡沫破裂的迹象,你怎么看?
蔡:有相似的情况,但是整个经济环境不一样,中国还是一个年轻人,年轻人跟成熟的成年人有点分别,成年人再往下走是怎么回事?大家都能理解,年轻人可以再创造财富。
■ 焦点问答
南都:香港商界对于前海开发依然持观望态度?
蔡:其实说出来就一句话,深圳有深圳的想法,香港有香港的想法,从深圳的想法呢,它希望把现在的主业放在前海,例如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等,深圳想了很多。那么香港呢,就会考虑,前海那么远,又不方便,又不靠近香港,而且香港已有一个中环,为何还要去前海,当中微妙的考量都很多。
南都:你如何看待内地楼市存在的问题?
蔡:在香港,在自由流通的商品房市场之外,还有一个居屋、公屋制度,因此买不起商品房的人,照样还有安居之所。新加坡也有类似的制度。现在内地的问题在于,把中低收入人群和有钱人的购房需求放在同一市场内,自然会造成中低收入者的不满,因为他们买不起嘛。
南都:你是否愿意在现在的市道下,去深圳投资楼市?
蔡:如果有好的地段,好的楼盘,我会,依然会买,尽管现在楼价很高。事实上,在很多个城市我都有买楼,因为我判断,从长远来讲,房地产肯定会涨的。特别是好的地区,好的地点,好的发展商,好的管理,我感觉长远是没问题的。
回复该发言
共有5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