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广州亚运会的其他话题……

返回广州亚运会……


我收藏的爽吧……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巡礼 赛场上的美丽风景线(图)

1 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巡礼 赛场上的美丽风景线(图)
xiez20092010-11-02 17:03:51 发表


信息时报11月2日报道 据悉,自2009年4月21日志愿者招募工作启动以来,共吸引了1512331人报名参与,其中以广州地区高校师生报名最为踊跃,约占总报名总人数的56%。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共招募志愿者约59万名。还有10天,亚运会就要开幕,59万亚运志愿者士气高昂: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近期,本报将陆续推出关于各领域亚运志愿者的专题,与广大读者分享优秀亚运志愿者的酸甜苦辣。
王晰饶:服务前要先啃“天书”备好功课
●人物档案
王晰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8级学生。
2010年7月至今,参与第16届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前期筹备与招募调配工作,协助亚组委志愿者部的工作人员做好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各子团队志愿者的组织调配、后勤保障、宣传激励、培训督查及其他各项工作。
从得知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成功之后,王晰饶就一直希望能够实现当亚运志愿者这个梦想。“通过手机短信报名,经过选拔测试,我幸运地成为了一名亚运会赛会志愿者”。
“啃天书”最具挑战性
在之前的志愿服务经历中,最让王晰饶难忘的是观摩亚运系列测试赛。王晰饶说,“7月底,我观摩了‘活力广州·2010全国盲人门球锦标赛’志愿服务工作,它给我留下了很深刻印象,“在观摩督导前,要做足准备功课,看着厚厚的一叠如同‘天书’般的材料,我当时感觉:这太有挑战性了!不过在逐渐了解的过程中,我越发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最终‘啃完’后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熟悉了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场馆化运行的各项工作后,王晰饶一行人前往广工场馆学习交流。通过实地观摩及相关的讲座报告,王晰饶对场馆化的实际运行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观摩督导活动结束后,王晰饶协助各办工作人员完成了广工测试赛的观摩督导报告,对招募调配、后勤保障、观众服务、培训演练、宣传策划等领域的特色做法及不足之处的解决办法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为能够顺利过渡到亚运会赛事志愿服务工作做好铺垫。
从小细节中学到大智慧
在开闭幕式的筹备工作中,王晰饶和其他几位志愿者协助亚组委志愿者部的工作人员负责做好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各子团队志愿者的组织调配、后勤保障、宣传激励、培训督查及各项行政工作。
王晰饶说:“从总体宣传方案到队伍组建模式,从激励保障政策到宣传亮点策划,每一个环节都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好,认识到做好每一小步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会了更细致地去思考每一个细节,从细节中学到大智慧。”虽然很疲惫、很辛苦,但整个团队都非常团结,大家都能苦中作乐,在充实的工作中体会志愿服务的快乐。
黄婧:为当志愿者推迟出国留学
●人物档案
黄婧,华南师范大学2010届毕业生。2010年7月至今,参与第16届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前期筹备与招募调配工作,协助亚组委志愿者部的工作人员做好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各子团队志愿者的组织调配、后勤保障、宣传激励、培训督查及其他各项工作。
从2008年1月份开始,黄婧就作为前期志愿者参与亚运志愿者的招募和筹备工作。去年9月底,她开始协助亚组委志愿者部的工作人员开展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各子团队志愿者的组织调配、后勤保障等工作。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巡礼 赛场上的美丽风景线(图)
xiez20092010-11-02 17:03:51 发表
谈起自己服务亚运的经历,黄婧坦言最开心的就是和一班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们一起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有一次,为了准备开幕式志愿者培训的资料,黄婧和团队的志愿者们从早上一直通宵干到第二天晚上。“虽然每个人都很累,但大家一起工作特别开心,都没怨言。”黄婧说。
为了志愿者工作,黄婧推迟了出国留学计划,选择在亚运会结束后才到欧洲上学。她说:“难得亚运会在家门口举办,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谢铭娜:检查证件铁面无私受肯定
●人物档案
谢铭娜,华南理工大学法学系大二学生。2010年7月至今,参与第16届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培训、测试赛等相关活动。
谢铭娜是大学城华工场馆团队的一名场馆志愿者,今年刚上大二。谢铭娜服务的大学城华工体育场在亚运期间将承办足球项目。作为赛场志愿者,她的工作是在出入口协助检查入场人员的证件,比赛期间,她也要一直守在岗位上,即使精彩的球赛就近在咫尺,她却不能观看比赛。
在一次场馆测试赛的时候,从中午12点到下午5点,谢铭娜在自己的岗位上足足站了5个小时。虽然很累,但当时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她充满了干劲。一名工作人员因为忘记带工作证被谢铭娜截了下来,一直等到他的同事来确认他的身份,谢铭娜才给他放行。临走前,那名工作人员笑着对她说:“志愿者,好样的!”这一句话,让她觉得之前所有的劳累都值得。
陈志航:广州仔努力展现家乡形象
●人物档案
陈志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大三学生。2010年5月至今,参与亚运会及亚残运会志愿者的前期准备和培训工作,作为中大馆观众服务的运行助理参与了亚运会排球测试赛和亚残运会硬地滚球测试赛的工作。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陈志航说选择做志愿者,是因为“想要通过志愿者这个窗口,把广州人、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展现给世界各地的朋友。”
经过选拔和培训,陈志航成为中大馆的场馆运行助理,负责组织协调、志愿者考核考评等工作。虽然做的事情很普通,陈志航却认为:“只有每个志愿者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整个比赛的顺利进行。”
陈志航说,志愿者的工作很平凡,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事情,但带给自己的感动却无处不在。生病时队友们的一声问候、帮助残疾人观众后对方一句真诚的“非常感谢你”,这些小细节却能给自己带来无限的鼓舞。
梁令芬:来自香港的“亚运天使”
●人物档案
梁令芬,暨南大学国际新闻系大四学生。以志愿者身份拍摄广州亚运会加油手势和亚运会微笑十五度宣传片,赴上海世博会广东活动周宣传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系列活动。
就读于暨南大学的梁令芬是一名香港女孩,作为广州亚运会的颁奖礼仪专业志愿者,亚运期间,她将担任水球、网球、棒球、垒球、射箭五个场馆的颁奖礼仪。
亚运会颁奖礼仪“亚运天使”的选拔非常严格,因为在学校有三年的礼仪经验,梁令芬经过重重选拔顺利被选上。今年8月,梁令芬和从全国各地选拔来的550名女孩一起接受了为期40天的封闭式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军训、专业礼仪训练,芭蕾舞形体训练,礼仪基础训练,实践颁奖等。
培训非常严格,要求每个礼仪颁奖时的每一个角度、每一步路、每一个动作都必须一样,但梁令芬说“感觉非常好,非常值得!”因为除了学到标准规范的颁奖礼仪知识,经过40天的相处,她和班上其他的“亚运天使”们都成了特别要好的朋友,收获了一段难得的友谊。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