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日迎来创业板首批28 家公司解禁,然而当日创业板指数大涨4%,成交量仅温和放大,一些创业板个股甚至出现成交萎缩的现象。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首批创业板巨量首发原股东股份迎来解禁日,虽然不排除小规模减持发生的可能,但总体来看,当日首发原股东大规模减持行为并未出现,这一定程度上为创业板行情的继续演绎提供了支撑。
首批创业板解禁市值悬殊大
除自愿延长限售股份锁定期的宝德股份外,首批创业板中有27只股票的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都于11月1日步入解禁。在以上27只创业板股票中,不同个股的解禁市值相差十分悬殊。其中,乐普医疗、华谊兄弟、机器人和吉峰农机的解禁市值分别高达56.19亿元、34.22亿元、16.57亿元和14.59亿元,成为解禁市值最大的创业板股票。
同时,硅宝科技、华测检测、鼎汉技术、新宁物流和特锐德的解禁市值则仅为0.90亿元、1.30亿元、1.93亿元、2.18亿元和2.64亿元,成为以上27只创业板股票中解禁市值较小的个股。
综合来看,按11月1日收盘价测算,以上27只首批创业板股票的合计解禁市值高达238.87亿元,平均每只股票的解禁市值为8.85亿元。从这个角度而言,首批创业板股票的整体解禁市值并不小。
解禁首日量能仅温和放大
出人意料的是,在巨量首发原股东股份解禁首日,首批创业板股票并未出现此前预期的大幅下挫,反而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中元华电和上海佳豪11月1日双双涨停,当日表现最差的莱美药业也小幅上涨了0.60%。而首批创业板股票解禁首日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当日创业板的上攻热情,最终带动创业板综指大幅上涨4.06%。
分析人士指出,首批创业板首发原股东股份解禁首日不跌反涨,说明首日实际解禁的股份数量相对有限。事实上,相关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11月1日创业板综指的合计成交量达到3.75亿股,较此前一个交易日放大约21%。通过测算发现,除宝德股份和立思辰以外,11月1日首批创业板中的其他26只股票,有17只的日环比量能放大幅度超过21%,而另外9只股票同期的量能放大幅度则小于21%。
分析人士指出,就9只日环比量能放大幅度小于21%的股票来看,由于其成交量放大幅度尚不及同期创业板的平均水平,量能的放大可能更多是受市场成交热情的带动,而不是由减持所造成。其中,上海佳豪、莱美药业、硅宝科技和银江股份4只个股11月1日的成交量相对前一交易日分别萎缩22%、20%、17%和5 %,这些股票出现大规模减持的可能性就更小。
就11月1日环比量能放大幅度超过21%的17只股票来看,大部分股票的放量幅度在 21%-100%之间,仅有机器人、华谊兄弟和新宁物流3只股票的日环比量能放大幅度高达117%、132%和137%。分析人士指出,日环比量能放大幅度21%-100%的创业板股票可能有部分减持行为夹杂其中,但其减持规模也应相对有限。日环比量能放大幅度超过110%的3只股票,出现减持行为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但也不太可能是大规模减持。
因此,有研究人士进一步指出,综合来看,在首批创业板股票巨量股份解禁的首日,虽然不排除小规模减持发生的可能,但总体上来看,当日首发原股东大规模减持行为并未出现。然而,这并不说明创业板的解禁压力就不复存在了,后市创业板首发原股东的减持行为依然值得密切关注。另外,在首发原股东股份解禁压力和创业板股票成长性的角逐中,一些与新兴产业相关的创业板股票有望脱颖而出,而另外一些个股则可能逐渐坠落。从这个层面来看,创业板股票后市的分化或将逐渐显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