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正介绍,新规从多个方面为公募基金专户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但有的地方还不是十分明确。比如“一对多”净值的披露方式,是否可以像公募基金一样便于查询?
据了解,与公募基金随时登陆网站可查询到净值不同,“一对多”产品净值,只有持有人自己根据密码可查到,或定期收到基金公司的通知。其他投资者若想“货比三家”很难。
有鉴于此,2009年10月“一对多”开闸不久,就有投资者发帖号召投资者一起晒所购买的“一对多”净值进行比较。这引起强烈共鸣,10个月内创下2万多点击率,59页的回复,3000层“楼”的纪录。昨天有投资者调侃,如果净值披露继续不透明,这一方式恐怕还将持续下去。
庄正介绍,新规从多个方面为公募基金专户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但有的地方还不是十分明确。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