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11月3日评上周五去北京看了王菲的首场个唱,两个字:震撼!
其实去之前没多大期待,甚至还有点不怀好意,想看他们怎么给这台戏收场。毕竟之前被炒得太神化了,所有人都在等着看惊喜,要做不出点颠覆人们想象的东西出来,很难让花大钱入场的观众觉得值回票价。
但从现在的反应看来,这场世纪个唱还真做到了观众期待的高度,网络上也没有什么能说到点子上的批评。只能说,制作方太聪明了,当所有人都以为奇迹会在王菲身上发生时,他们却几乎没有花功夫在她那儿,而是扬长避短,把突破点放到了视觉效果上。
之前在做王菲专题时,我一直很好奇这次演唱会的制作团队,无奈主办方的保密工作做得极其严实,无从了解。终于,在演唱会结束后,大屏幕上公布了阵容,一行大字清晰写着———演唱会制作:陈家瑛工作室。原来真正创造奇迹的,还是陈家瑛。
估计很多人都忘了,陈家瑛在成为金牌经纪人之前就是做演出策划出身的,30年前跟着周梁淑仪做演唱会,当梁的副手时,林子祥、叶倩文、梅艳芳这些歌手她都做过。虽然之后转型做经纪人,但她手下每位歌手的演唱会也都还是由她全力操办,可见,她在演出策划方面资历有多深。
说回这场演唱会,舞台上所有一切都是为王菲度身考虑的,因为陈家瑛从来不会要求手下歌手做一些他们不愿做的事。整场演唱会上,王菲只需要专心唱歌,其余的环节和设计都基本跟她无关。这样一来,演唱会的难度变得更高,一方面必须要有突破,倘若仅仅做到常规上的高水准,还不足以让观众满意。更重要的一点,是王菲本身在现场表演上的限制。其实王菲更适合在音乐厅里做一场偏高雅类的演出,不需要太多花哨的包装,纯粹给观众以听觉享受,但问题是,她这回开的是“流行演唱会”,演唱会注重的是听觉和视觉双重感受,即使唱得再好,也还只是满足了一个要求。她不像梅艳芳、郑秀文,可以把演唱会做得声色电光,融入很多舞台元素,最起码,王菲不可能在台上做任何出格的表现,更不适合靠劲歌热舞来带动气氛,甚至连Dance都不能有,除了在造型上可以配合外,就只负责把歌唱好。
所以,要想在视觉上呈现精彩,只能从王菲以外的部分着力。现场所见,这场演唱会最有颠覆性的就是舞台创意,制作方花了重金,也挖空了心思,借助高科技设备,打造出这么一个超乎常人想象力的舞台效果。这个舞台表面看来平淡无奇,但内里却处处玄机,每个环节都让人眼前一亮,以至于在现场,观众会不由得惊叹:哇,原来演唱会还能做出MV里的效果!
看完这场演唱会,还有一个很大的感慨———王菲开个唱太轻松了,前期不用配合宣传不说,就连现场,她也不需要像别的歌手那么卖力演出,不用跳舞不用吊威亚甚至连话都不用说,只要把歌唱好就大功告成。演出结束,观众反应照样热烈,她的演出费也照样袋袋平安。我突然想到,为什么她的个唱结束得那么准时,或许,只是因为她想早点唱完可以回家带小孩?多写意的个唱!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