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美银美林中国投资论坛上表示,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仍将以投资主导。
“很多观点认为中国投资率太高,但是中国的储蓄率更高,”李扬说,在储蓄率高居不下的背景下,单纯要求降低投资率,宏观经济会进入通货紧缩。
他表示,“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低消费、高出口”是存在了许多年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这五方面的内在关系是自洽的,中国的人口结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等中国社会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发展模式得以长期存在。他认为,虽然中国提出向高消费的发展模式转变,但这一变迁过程需要时间。
虽然投资主导的发展模式短期难以撼动,但李扬说,“十二五”规划将给中国投资结构带来明显的改变。李扬说,目前动辄上马一个横跨南北、金额硕大的“铁公基”式的项目将逐渐隐没,未来中国大的投资项目主要也就是京沪等国际大都市的市内交通建设或者京津之间的城际交通项目,除此之外, 投资将主要集中于现代服务、污染治理和能带动就业的项目。届时,投资项目对产业影响的范围会有所改变,投资机会也会从目前钢铁、建材转向其他的领域。
此外,李扬还表示,长期以来,用于投资的资金主要源于银行贷款,从而形成债务,而以股权融资方式支持产业发展的应用很小,因此存在严重的资金结构的失衡问题。
为此,“十二五”规划中将考虑出台创新措施,支持股权投资的发展,更加注重支持VC、PE的发展,让VC、PE重塑中国的资本形成市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