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联合某网站数据监控中心对上海今年9月在售的精装修楼盘做了全面的调查,精装房在全市新盘中所占比例已超三成。
调查显示,精装房的接受程度不尽如人意,仅两成购房者表示偏好精装修房,大多数人认为精装修房的价格通常高于周边普通住房,因此不会选择精装修房。
业内人士指出,一系列规范的完善才能保证装修房的质量,才会有更多普通人选择精装修房,使精装修房成为人们的一种住房消费习惯。
中心城区精装多
据数据监控中心统计,在整个9月上海市场在售的215个(不包括别墅)新盘中,精装房源共计77个,在全市新盘中所占比例高达35.8%,其中徐汇、卢湾、黄浦、杨浦等市中心区域精装房在区域新盘中的比例更是超过了60%。
统计发现,中心城区尽管在售楼盘个数相对较少,但多以精装房为主力房源,长宁、虹口、徐汇、静安、卢湾、黄浦、杨浦等区精装房比例相对较高,均在60%以上。
而相对中心城区精装修房源的日渐盛行,外环区域目前仍以毛坯房为主打。嘉定、宝山、闵行等区域的在售楼盘装修比例都不足四分之一,金山区10个在售新盘中也仅有1个精装修楼盘。奉贤、崇明两区目前更是没有精装修房源在售。
对此,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认为,市中心楼盘的装修比例之所以高,主要还是因为客户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高端客户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小,所以装修房在价格上对高端客户的影响并不大。另一方面,高端客户的消费观念一般也比较超前,对于新的概念容易接受。
两成购房者偏好
此次调查还对购房者对于精装修房的偏好程度做了调查。
结果显示,64.8%的网友对于是否购买精装修楼盘,没有特别偏好,其中半数网友认为对于是否购买装修房,主要根据价格决定。而20.4%的网友表示只会选择精装修楼盘。
选择购买精装修楼盘的理由大多是出于装修太累,省去自己装修的麻烦,而选择精装修楼盘。还有三成购房者考虑到了毛坯房会出现装修时间差异的问题,为避免“今天你装修,明天我装修”的情况而选择精装修房。
而在不选择精装修楼盘的理由中,价格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可见目前价格对于大多数购房者的影响依然是很大的。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通常在一手房装修标准的制定中,是以房子的标的为基准的,一般装修标准为房价的10%~20%。
“好马要有好鞍配”成了装修标准确定的方法,什么样子的房子要配怎样的装修,所以装修标准是按房价的一定比例来确定的,而并非是以选用建材设备的相应成本来确定。这也是导致精装修房集中在中心城区的原因之一。
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通常确定一个物品的价格是以其本身的价值决定的,而装修标准的确脱离了其原有的价值本身。
装修房利润可观
记者咨询了装修行业的资深人士,上海同济同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峰凯告诉记者,今年建材市场出现过一轮涨价,在涨价后普通家庭做中档的装修,也就是现在市面上所谓的精装修的成本在1000元/平方米左右,而在去年可能800元/平方米就够了。
郭峰凯透露,开发商之所以会做精装修房,管理层的提倡是一方面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利润,通常装修行业内可以保证50%的毛利润,也就是成本1000元/平方米的装修能卖到2000元/平方米,甚至2500元/平方米。号称每平方米万元的装修其成本至多5000元/平方米。
有开发商人士向记者透露,做精装修房确实利润可观,所以才有如此多的开发商趋之若鹜。从某种角度上说,部分项目开发商装修一套房间的利润跟辛辛苦苦拿地开发建造所得的利润是差不多的。
回复该发言
上海新盘精装比例已超三成 装修房利润可观
2 回复:上海新盘精装比例已超三成 装修房利润可观
xixi16012010-11-04 15:23:58 发表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副总监杜丙国认为,从开发商的角度说,精装修的本意是提升产品品质,缔造差异化的竞争产品以取得更快的销售进度。当然精装修是有额外利润回报的,但从做精装修的本意出发,这部分利润应该更多地集中采购的低成本,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精装修不应该成为楼盘涨价的理由。
需进一步规范
业内人士指出,精装修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只停留在概念上,实际操作中就没有标准可依,所以变数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购房者不接受精装修房的原因之一。
记者翻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务院及城乡建设部从1999年到2008连续出台多个相关文件,鼓励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逐步达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的目标,却始终未对精装修做出明确定义。
只有在2002年7月19日建设部颁布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中明确:“装修一次到位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简称全装修住宅。”全装修住宅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精装修房”,但上述文件对于建材的品种种类标准依然没有具体的规定。
没有详细的标准,自然会产生诸多弊端。对此业内人士纷纷唿吁,要出台明确的细节和执行措施来规范装修房市场。
郭峰凯指出,装修应与房产本身分开,作为两个产品而非整体,订立合同时也应签署三方协议,而非现在的两方协议,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陆骑麟表示,如果装修房要成为一种趋势,先完善制度规范是必要的,从操作方式到财务透明,一系列规范的完善才能保证装修房的质量,这样才会有更多普通人选择精装修房,慢慢地才会改变人们的这一住房消费习惯。
回复该发言
需进一步规范
业内人士指出,精装修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义,只停留在概念上,实际操作中就没有标准可依,所以变数很大,这也就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购房者不接受精装修房的原因之一。
记者翻阅相关资料发现,国务院及城乡建设部从1999年到2008连续出台多个相关文件,鼓励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逐步达到取消毛坯房,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全装修成品房的目标,却始终未对精装修做出明确定义。
只有在2002年7月19日建设部颁布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中明确:“装修一次到位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简称全装修住宅。”全装修住宅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精装修房”,但上述文件对于建材的品种种类标准依然没有具体的规定。
没有详细的标准,自然会产生诸多弊端。对此业内人士纷纷唿吁,要出台明确的细节和执行措施来规范装修房市场。
郭峰凯指出,装修应与房产本身分开,作为两个产品而非整体,订立合同时也应签署三方协议,而非现在的两方协议,从而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陆骑麟表示,如果装修房要成为一种趋势,先完善制度规范是必要的,从操作方式到财务透明,一系列规范的完善才能保证装修房的质量,这样才会有更多普通人选择精装修房,慢慢地才会改变人们的这一住房消费习惯。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