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下半年出现修复性行情,新基金发行也“水涨船高”。据中登公司最新统计,仅在10月最后一周,沪、深两地新增基民开户数合计达到8.34万户,相比10月第三周的7.31万户,增长了14%。
新基发行四大方向
基民开户数的增加也加快了基金公司新产品的发行节奏,而各家基金公司所推出的产品也各有千秋,主要有四大方向。
首先,被动型产品纷纷“上马”。
顺应今年被动型投资产品尤其是ETF市场的开拓,指数基金依然是基金公司研发的重点,大型基金公司对此类产品更是青睐有加。比如,正处于发行期的就有华安龙头ETF、国联安商品ETF、招商消费ETF、工银深红利ETF、融通深证成份及其联接基金。而与以往大型成份股指数挂钩的ETF产品不同,这些产品瞄准的是那些经过筛选后的成份股指数,涵盖面将更加集中。
其次,主动型产品“迎合”热点。
在下半年行情中,消费、中小市值、新兴产业、行业轮动、“抗通胀”等成为行情热点。鉴于此,基金公司新产品也试图极力“吻合”投资者“口味”。在11月,就有汇丰晋信消费红利、国富中小盘、广发行业领先等相关新产品发行。但在唤起想象空间后,明确的基金设计对于投资者似乎更有说服力。
再者,固定收益产品丰富。
从新发和待发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可以发现,基金公司推出此类产品基本有两种考虑:其一是丰富公司产品线;其二是推出设计趋同的债券基金。而在股票行情相对乐观的市场气氛下,基金公司选择此时发行债券基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公司新产品发行的多样性选择。
此外,QDII新产品今年以来发行也非常活跃。
从新产品名单看,多家基金公司都针对“金砖四国”概念推出了各自新的QDII,如南方、信诚、招商都推出了一只冠名“金砖四国”的QDII。
投资者“选新”不便
新基金产品的发行给市场注入了新的元素,但名目繁多的新产品也给投资者带来了不便,因为在相当多的新产品冠名中,趋同的现象相当普遍。另外,那些热门的相同概念产品多了,也会令投资者产生极度的“审美疲劳”。
即便是在基金行业内部,也对近来的基金发行浪潮感到疲惫。一家合资基金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一些新概念的提出对于销售市场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因此,哪家基金公司率先推出此类产品,就会在该类产品市场上有“先发优势”,“尤其是对于那些渠道实力较强的大型基金公司来说,捷足先登占据分类市场,将对后续发行同类产品的公司造成很大的压力。”
对此,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则表示,选择新基金主要看两个条件,即新基金产品设计定位和相关基金公司的背景情况,“只有两个条件都不错的新基金才值得关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