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报道 北京大学日前宣布,全国161所中学获得“校长推荐”资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今年北大招生委员会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中学给予了特别的照顾,一些农村中学、少数民族中学也获得了推荐资格。
对此,一些城市中学表示不解和不服:我们的实力远比这些中学强,为什么他们有权推荐,我们反倒没有?
其实,“校长推荐”本身效果如何姑且不论,单就北大把弱校纳入“校长推荐”这一点来看,北大“扶弱”彰显出来的大学精神和大学胸怀,便值得其他高校仿效。
旅美学者薛涌在最近出版的书中提到:“我十几年前在耶鲁读书时碰到一个学生,她称自己住的地方是红灯区,而这样的学生,即使分数稍低些也让‘常青藤盟校’求之不得。”来自弱校的学生,为何“分数稍低一些”也能受到名校的青睐?原因在于美国名校的“扶弱理念”。他们认为,大学应该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而不能成为社会贫富分化的固着剂,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与一些家庭条件差的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同,大学的天平应该向后者倾斜。“在美国,一个从小受到最好的教育、成绩和履历都非常优秀的学生,经常在录取委员会中受到这样的质问:既然你已经有了这么多机会,我们为什么还要把另一个难得的机会给你?相反,一个出身差一些的学生经常会被录取进来。事实上,很多美国名牌高校都会主动出击,到最贫穷、最弱势的阶层和地区,说服那些穷学生提出入学申请。”
美国名牌大学的“扶弱理念”,给中国的大学以思考。
教育,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还是社会贫富分化的强化剂?是前者,便因为教育的作用,社会成员即便身处社会底层也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反之,则出身于条件好的家庭能享受好的教育,出身于条件差的家庭只能享受差的教育,“赢者通吃”会让“富者恒富、贫者恒贫”成为现实,社会因此而失去公平、正义和效率。
与城市中学相比,农村中学的孩子可能在知识积累、表达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不如城市中学的孩子,但他们内心的渴望和付出的努力却并不比城市的孩子少,对北大这样的旗帜型大学来说,理应在“注重公平、扶持弱者”方面走在前列,给农村中学一个机会。这次,北大迈出了这一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最让人激动的变化,在于高考制度的恢复和人口迁移限制的取消。这两个制度,让全国人民有了在各个阶层和各个空间流动的机会,从而大大提高了社会的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公平。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当下有弱化的趋势。人民日报不久前报道,随着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日趋严重,“阶层固化”所导致的严峻现实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再不可漠视。文中提到,早在2004年中国社科院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调查报告中就指出,干部子女成为干部的机会,是非干部子女的2.1倍多。
如何保证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有更多机会向上流动?显然,教育,尤其是大学,应该发挥更大作用,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北大把农村中学纳入“校长推荐”名单,意义深远,值得倡导。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