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将于2011年上星东方卫视。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11月4日报道上周央视高调举行新闻发布会,预告明年将播出的黄金档大戏,并再度强调将在2011年拿出增幅超过60%的巨额投入,共计16亿元购买优质电视剧。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强烈反响,短短三天内,江苏、湖南、安徽、浙江、东方、北京等实力卫视纷纷跟进,其中江苏卫视手笔最大,宣布斥资8—10亿元用于新剧购买,由于央视16亿元的花销将主要用于一套和八套购剧。江苏卫视此举单频道将央视逼平,成为最牛气的省级卫视。安徽、湖南、浙江、东方、北京这五家“第一梯队”也纷纷调高购剧预算至3—5亿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台虽然预算多了,但购剧却更理性了,相比以前看着明星买剧,现在电视台更关注故事本身的可视性。
回归理性
买得贵不等于买得好
“大成本剧不代表收视率”,经过两年多的迷茫,卫视终于想通了这个道理。据悉,电视台的购剧倾向将越来越“务实”,明星云集、片酬涨价什么的,都是“虚假繁荣”;与制作方的同存共赢,才是难关面前的首选议题。这是上周在京城举行的2010首都电视节目秋季推荐会上热议的话题,此次推荐会共吸引到100多家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近20家新媒体公司和20多家海外电视节目播出机构参会,共计推出193部6000余集各类电视剧,项目规模为历届最高。按照全国年产电视剧1.3万集来计算,参展作品占据全国市场总量的近50%。国内80多家电视剧播出机构均派出了购剧代表。往年稍显冷清的休息室和会客厅,今年满满当当的都是人,走廊上张贴着各个公司的宣传剧照,购买双方见面都是握手、微笑甚至来个拥抱——在央视购剧预算激增60%、达到创纪录的16亿,龙头卫视进而跟进至3—10亿后,这一切看上去都无比欣欣向荣,繁花似锦。
高价剧价太高
电视台大唿受不了
与热闹的交易现场相比,专家们显得更加冷静,“广电总局的资料显示,电视台更多在做电视节目,电视剧产量还是很小,占据播出节目的2.52%。电视广告收入的11%用以买剧,央视去年广告收入161亿,买剧只有10亿,全国的购剧支出加起来不过80亿的盘子。整个市场才80亿的市场,怎么能吸引重视呢?不舍得投入,怎么会产出精品呢?”在专家眼中,如果每年818亿的广告总收入,能有40%拿出来投入电视剧,即至少做到240亿的盘子,那么“打败美剧(剧评)”才不是梦想。
在购剧成本依旧有限增长的情况下,卫视终于走出了为争抢大剧打破头、飙高价的迷局。北京卫视副总编辑张强的发言很有代表性:“以为有几个一线演员,就能喊出天价,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四川卫视购剧代表毫不客气地指出:“电视剧的价格,已经超出了电视台的承受范围,电视台的承受范围同样也是有限的。何况,有些高价格的电视剧,未必就是好剧。以前大家看见几个导演几个演员的名字就会蜂拥而至,现在不会了,我敢说,我们根本不看重明星演员,我们更看重电视剧本,尤其是成本不高收视不错的剧,电视台最欢迎这样的。”
面对三网融合挑战
电视台有钱也要理智花
在四川卫视购剧代表看来,电视剧明星想趁此在片酬上水涨船高,更是非常不理性的行为:“电视剧投资的增加用在演员片酬上,这是极其不合理的,因为演员不存在风险。明星不是收视率的唯一元素。”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