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盾。
广州日报11月5日报道 第十六届亚运会到来之际,赛场外的广州也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艺术狂欢:将有20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名艺术家陆续到来在广州各个剧院,上演300多场演出;而广州各大展馆则将陆续展开包括岭南画派、南越文物展在内的 77个展览。一时间,德国的美声唱广州歌谣,巴厘岛的加美兰音乐唤醒人们的激情,图瓦和蒙古的唿麦演绎着人声传奇,格鲁吉亚的仙乐抚慰你的心灵;缱绻的岭南情韵集中上演,大老倌唱粤剧、杂技小子来蹦床、牵线的木偶舞长绸……
面对这一场艺术盛宴,本报特开设专栏,邀请明星、名家点戏说戏,为读者提供精彩的导览,让观众在看热闹之余,亦能进入艺术的门道。
谭盾是音乐天才,也是音乐鬼才,他创作的脚步从未停歇。昨天,谭盾出席了“天籁——联合国学术影响项目启动仪式音乐会”发布会,11月19日,他将带领亚太联合交响乐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联大会议厅向世界推广中国音乐哲学。
接受本报专访时谭盾透露,他目前正在为“2010广东亚洲音乐节”上的演出进行最后排练,第二天就将启程前往广州。
新作品:
“以人生不同阶段为分界点,去回顾亚洲人对爱的理解”
广州日报:你即将为广州亚运献演,有什么新作品吗?
谭盾:最近正在与中国爱乐排练一个新的系列《爱情之夜》,里面有我的新作品——小提琴协奏曲《爱情三次方》。这部作品会与我之前创作的网络交响曲《英雄:奥运序曲》等作品一起,11月7日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上演,为即将到来的广州亚运会助兴。
广州日报:为什么选择《爱情三次方》这首作品?
谭盾:亚运会即将举行,全世界都在关注亚洲的体育和经济模式,但却没人分享亚洲人的爱情。我觉得爱情分为传统、现实和精神三个层面,所以我希望能调配出亚洲人的爱情配方。这次的《爱情三次方》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个乐章在摇滚中融入小提琴,讲述年轻人的激情之爱;第二个乐章在浪漫中带有忧郁,抱负中带着压抑,是中年人的现实之爱;第三个乐章原本我定义为老年人的深远之爱,但小提琴家林昭亮告诉我,用“精神的爱”来形容更妥当一些(笑)。整个作品以人生不同阶段为分界点,去回顾亚洲人对爱的理解,这与亚运会的主题也是相符的。
广州日报:《英雄:奥运序曲》也会亮相亚洲音乐节,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谭盾:这首交响曲提出的是“什么是英雄”的概念。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奥运会或亚运会的冠军,还有那些为目标而努力的人们,成败并不重要。这首交响曲里也会用到很多环保元素,除了大提琴、竖琴、钢琴,还有汽车轮子、刹车盘,这些我们这两天都要陆续运到广州。明天我就要出发了,为什么提前几天呢,就是因为这些大乐器要运两三天才能到。
新方向:
“现在很多音乐厅的建筑都是个大悲剧,根本没有从天人合一出发”
广州日报:之前你在上海举办了一场户外音乐会《水乐堂·天顶上的一滴水》,这是你目前的研究方向之一吗?
谭盾:对,上海朱家角是一个明代的古镇。我在那里设计了一个音乐厅——水乐堂,既是建筑,也是乐器,从环保音乐过渡到建筑音乐,是我现在研究的目标。现在很多国内音乐厅的建筑都是个大悲剧,根本没有从天人合一出发,也没有从环保、未来出发。很多音乐厅都是根据十九、二十世纪听音乐的习惯来造,但里面演奏的音乐都是崭新的作品。
广州日报:灵感由何而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