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徐留平本人对自己再次升迁一事刻意保持低调,但《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从长安汽车集团了解到,从2010年10月27日起,徐留平已经接替徐斌(博客)正式成为长安汽车集团的董事长。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集团展开了组建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高层人事调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长安汽车集团母公司)原国际合作部副部长胡荣建任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安汽车股份公司(000625.SZ,长安汽车集团子公司)原副总裁朱华荣任长安汽车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原长安福特马自达南京公司总经理应展望出任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筹备组组长
这还仅是个开始。执掌大权的徐留平在履新4天之后,便于10月31日宣布了长安集团未来十年的品牌发展战略。在他看来,重大的人事调整与长安新品牌战略的发布,恰恰是推动长安谋求更大成功的关键。
一年三升迁
从2009年11月担任新长安汽车集团(长安在当时收购中航科工旗下哈飞和昌河,并组建新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徐留平便实现了职位的“三连跳”,这在中国汽车集团发展历程中绝对没有先例。
收购哈飞和昌河让起家于重庆的长安汽车集团实力陡升,也让徐留平站到了更大的舞台上。“要快速行动,过了这村就没有这店了。”当时,徐留平选择的是火速重构哈飞和昌河,进而发挥与长安汽车之间的协同效应。
但哈飞和昌河此前的体系非常复杂:哈飞汽车对东安动力进行管理;昌河汽车则对昌河铃木直接管辖;而在哈飞和昌河之上,又有原中航科工作为控股股东进行管辖。繁复的层级结构以及内部错落的人事关系,让业界对长安汽车集团对哈飞和昌河的整合捏着一把汗。
徐留平对哈飞和昌河的改革选择了从人事入手。今年1月初,长安汽车集团宣布了哈飞和昌河的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两家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等重要职位均由长安汽车集团人员担任。而为了平衡个中关系,两家公司的原领导也相继被安排到长安汽车股份公司担任职务,比如哈飞汽车总经理杜毅就被调到长安汽车股份公司任副总裁。
徐留平的强势让业界产生担忧,但此后哈飞和昌河的业绩却的确发生了改变:今年上半年,哈飞和昌河的业绩都实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其中,昌河汽车上半年产销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38.2%。而在子公司人事调整初见成效之时,徐留平在今年7月又接替尹家绪上任为长安汽车集团副董事长。
此时,徐留平全面执掌长安汽车集团的端倪已经显露。一波三折的长安汽车集团与PSA集团合资一事在徐上任之后被正式敲定,历经3年双方最终正式签署了合资合同。而作为促成该合资项目的主要功臣,徐留平也在今年10月27日正式坐到了长安汽车集团第一把交椅上。
“徐留平能够在一年之内出任总裁、副董事长、董事长,提升的速度十分罕见,这在兵器系统内部都是十分罕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内部人士如是向记者感慨道。
新品牌战略
实际上,包括徐留平在内,10月27日发生的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仅仅是个开始,或者说是长安汽车集团谋求更大发展的铺垫。
上任长安集团董事长4天之后,徐留平便马不停蹄地在北京宣布了长安集团未来10年的品牌发展战略。根据该战略,长安同时发布了四个品牌新标识,包括企业标识、公益标识、商用车标识和主流乘用车标识。“未来10年,立足于自主创新,长安将不断推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与发动机产品,并使长安在2012年、2015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产销汽车300万辆、450万辆和600万辆的目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