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志强摇开车窗,猛吸了几口烟,刚下飞机的他烟瘾难耐。紧接着,他拿出了IPAD,浏览微博上的留言。任志强(博客)算得上中国第一批玩微博的地产商人。
从公众的对立面,从网络调查“全国人民最想打的人”中排名第三,从大连被扔鞋,到逐渐取得公众的理解,到阳光100武汉举办的论坛上,有人冲上去给他献花,并高喊“强叔永远是最强的”。过去的房地产10年,任志强留下了个性鲜明的印记。在他的微博上,已有超过195万粉丝。
这也恰是社会剧烈变迁中的中国10年。许多人就此从“无产者”变为“有产者”。房价在许多人还在犹豫是否出手买房的时刻,迅速上涨。迷雾中前行的普罗大众不知道未来中国房地产的路在何方。时势造英雄,在中国经济面临转型的时期,任志强站了出来。
“想用真实的世界来解释过去、今天与未来,就难免会有些与众不同的看法,而用什么样的语言将这些不同的意见表达出来则有不同的说法。最简单的当然是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而不论这种方式是否会伤及他人或被他人误解;当然也可以巧妙伪装,把真实的意思隐藏在华丽的词藻后面;还可以用嘲讽、幽默或其他方式表达,而不管这种方式是否会让他人理解。”任志强如是解释,“我对不同表达方式的喜好,大约就如同人们对京剧、流行歌曲或以其他文艺方式喜爱的不同。”
任志强在意的,并不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或者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关键在于表达出的意思或反映出的内容是否会被民众理解和接受。或者不管大家心里是否接受,至少不是马屁,至少对于表达者是想说并真实的。这种真实来自于理论、实践、经验、分析和不惧怕某些威胁的胆识,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即将到退休年龄的任志强,不爱好爬山,除了抽烟也没其他享受,他所坚持的价值观是通过说真话,为社会做出贡献。
但无疑,这种真实曾在过去刺痛了许多人的神经。他的“为富人盖房论”曾一度使其站在公众对立面上。事实上,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是,10多年前,他就以开发商身份参与了部委之间有关住房问题和房地产政策的讨论,为保障房政策提出过建议。任志强回忆说:“当时我们测算,政府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15%的比例建设保障房就够了。建设部第一稿就用我们提的15%,但报告给了国土部,国土部只同意5%;建设部不同意,问题再次提出来,后来定的是10%。这事扯了好几年。”
“他其实一直都在为老百姓说话,只是有时说话的方式令人难以接受。”世邦魏理仕环球研究部高级经理蒋晶亮私下对本报记者说。而蒋的看法颇能代表一批业内人士的心声。
“也许我的许多观点和想法是错的,或只是从某个角度来说有些片面;也许有些观点因媒体的断章取义而被扭曲了;也许有些问题直接与政府的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有所冲突;也许有些事实并不被多数人承认或者多数人根本不愿接受;也许有些提法与措施会伤害一些机构或者个人的私有利益 但我并不后悔,事实最终会证明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事实总是在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与对立之中被更多人认识。”任志强很坦诚地对他的读者说。
他毫不客气的批判,媒体喜欢穿靴戴帽炒名头,掐头去尾炒雷言,捏造事实炒概念。这些年来,他的言论被媒体传播放大,他被捧过,也被伤害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