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美女明星善理财 林心如不买股票只买楼

1 美女明星善理财 林心如不买股票只买楼
xixi16012010-11-07 03:32:01 发表


越来越多的演员自己开工作室接戏,林心如也紧跟潮流。(CFP/图)
做演员,出唱片,当主持,演话剧,凭借“紫薇格格”走红的林心如,在娱乐圈不知不觉已经走了15年。在赵薇等同期出道的演员都大红大紫的时候,林心如的位置却显得有些尴尬,尽管也算一线女星,但离“巨星”的位置总差那么一点点。不过,林心如倒是乐在其中,丝毫不以为意。近期频频与高希希导演合作的她,最近加盟了海岩与高希希的新剧《独家披露》,不过,对她来说,心思早已放在了自己的下一个身份转换上 “林老板”,成立工作室的她,即将启动自己的第一部自制电视剧。
女强人
更想演戏,而不是充当一个明星
广州日报:我记得2006年你放下演艺事业去纽约游学,当时是不是事业遭遇了瓶颈?
林心如:可能是《还珠格格》让我一下子上升得太快,这种一夜成名的感觉让我觉得负荷越来越重。我迷茫过很长一段时间,也一直在追寻自己的突破点,2006年前后,我觉得自己确实需要放下工作去充充电了,于是选择了独自去纽约游学。在纽约我搭地铁,自己换灯泡,自己修马桶,那段日子,是目前为止我的一段非常宝贵的回忆。
广州日报:再回到娱乐圈,是什么吸引了你继续走下去?
林心如:我是个喜欢新鲜感的人,任何有挑战的事情都会刺激我做下去,演员就是这么一个职业。每拍一部戏,就像经历了一次小型的人生,或许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好或坏,这中间我所得到的是人家拿不走的回忆。
广州日报:现在你也和范冰冰一样,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当初怎么想到跨出这一步的?
林心如:做演员真的很被动,我更想真真正正去演一部好戏,而不是在某部作品中充当一个明星。大家好像都把成立工作室这个事情想得很大,其实对我来说,这件事没什么不同,只是换个人来经营我自己,选择余地更大一些。以前在经纪公司的时候,有人帮我,我还是要做事,只不过现在我要多操心一些,没觉得有什么不同,我连名片都没有。
广州日报:你觉得自己在表演方面有天分吗?
林心如:天分不敢说,但我觉得自己是最努力的。我不想含含煳煳地过日子,只是为了有工开,艺人的演艺寿命有多长,要看你如何去经营自己。第一次拍电影《校园敢死队》时,我的第一句台词是“起立立正敬礼”,这一句话就NG了20多次,非常丢脸。《还珠》之后的每一部戏,我都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演《半生缘》甚至演到起了一身红疹。
广州日报:你说你的性格很直,这种性格适合当老板吗?
林心如:我还在学习。在这方面我懂得不多,我想我的工作主要是多照顾演员的情绪,其他的东西会有更专业的人管。我要做的就是在导演和演员之间做一个沟通的桥梁。
广州日报:工作室成立后,第一个作品是电视剧还是电影?
林心如:先是电视剧,现在正在做剧本,名叫《倾世皇妃》,讲述的还是宫闱权谋之下的爱情,应该会在年底开拍,现在还在找演员和导演。(你自己会出演吗?)应该会吧,毕竟是第一部剧,风险要越低越好,所以也选了这个比较拿手的题材。
广州日报:入行十多年,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林心如:刚出道时,我是无休的状态,但我现在已经过了那个阶段,多高的片酬都诱惑不了我。以前我都是在临上飞机回家时给我台湾的朋友打电话,让她们去订当晚的KTV包房,然后我下了飞机连家都不回,就跑去和她们Party到天亮。现在,我没戏拍的时候就“宅”在家里,让妈妈给我煮饭吃,家是我最大的幸福。
新任务 演员断层培养新人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美女明星善理财 林心如不买股票只买楼
xixi16012010-11-07 03:32:01 发表
广州日报:有人给你算过,拍戏、接广告,你每年的收入至少在千万元以上,据说你理财很有一套?
林心如:也算不上是理财啦,因为我很早就出来赚钱了,所以在这方面有点小经验。17岁那年拍的第一个广告,挣了5000元台币,但交给公司抽成和税之后,剩下的钱请同学吃饭就花完了,根本没存下来。真正开始存钱是2001年之后,当时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给家里买房子。我几乎从来不买股票的,对我来说房子才是看得见的东西,有钱的话我宁愿多买几套房子来投资。
广州日报:成立工作室之后,你的财富应该也会以几何倍数增长了。
林心如:这倒不是我成立工作室的初衷(笑),现在工作已经不光是为了钱了。我愿意去做一些变化和尝试,而且现在演员方面断层还蛮严重的,看来看去都是那几张脸,有时候有很好的角色,忙的演员都很忙,可能没有机会接,一些新人可能还没真正培养起来。有这个能力的时候,我愿意更多帮助新人。
明星从商记: 范冰冰千万进账 李亚鹏惨"吃软饭"


范冰冰极具商业头脑,工作室每年进账八千万元以上。
曾写出《血染的风采》等作品的著名音乐人苏越,据称由于投资多部影视剧引发经济纠纷,并欠下巨额债务,近日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此事在圈内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其实,“苏越事件”在娱乐圈并不是个案,包括刘德华、周星驰在内的巨星当老板大多都以赔钱告终,相比之下,范冰冰、徐静蕾等女星在投资方面却顺风顺水,明星的商业头脑大有“阴盛阳衰”之势。
【成功者支招】
徐静蕾
2003年,“才女”徐静蕾为了拍摄她的第一部电影《我和爸爸》,注册成立了鲜花盛开影业有限公司,当起了老板。她的新作《杜拉拉升职记》最终收入1.32亿元,这让徐静蕾成为首位进入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女导演。
支招: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我起初只是想把内容做好,然后又想把渠道给找好,之后又觉得要把内容做得更好,这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范冰冰
2007年,范冰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投资制作了电视剧《胭脂雪》和《金大班》等,当制片人,让她赚得盆满钵满,其中,《胭脂雪》净赚7200万元。
目前范冰冰工作室办得有声有色,每年进账八千万元以上。
支招:充分相信身边的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打理。
李湘
2004年8月,李湘执掌的北京快乐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她与丈夫王岳伦合作拍摄的《十全九美》、《熊猫大侠》等都实现了成本小、票房佳的目标。目前,李湘又将翻拍《蓝色生死恋》,“钱景”被普遍看好。
支招:我是个很好讲话的老板,公司任何员工都可以向我直接提意见。
赵本山
男艺人中也有少数转型老板成功的案例,如赵本山,他的二人转剧场已经形成连锁企业。近年来,赵本山也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电视剧的拍摄上,一部电视剧收入五六千万元不等。
支招:我做的任何事情都事先经过市场调研,严格控制成本。此外,用熟人、用能放心的人也能节约成本。
【失败个案】
苏越:
传奇人物欠下巨债


苏越音乐上才华横溢,却缺少精明的商业头脑。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美女明星善理财 林心如不买股票只买楼
xixi16012010-11-07 03:32:01 发表
苏越曾是歌坛的传奇人物,不过,音乐的才华并不代表有精明的商业头脑。2004年苏越成立了太湖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电视剧,但其制作的《为你燃烧》、《好“市”多多》等几部剧连连亏损,当年由于电视剧《大人物》的经济纠纷,苏越就曾被媒体曝光经济困境。据苏越旗下员工披露,苏越的公司目前已散伙,员工的工资至今还拖欠着。投资商催要欠款无果,便一怒之下报了警。
刘德华:
十年天幕惨败收场


刘德华替别人拍片是赚钱机器,自己做老板却成了散财童子。
1990年,刘德华成立天幕电影公司,制作的多是文艺电影。除去创业作《九一神雕侠侣》大获全胜之外,之后所有电影都血本无归,在《天与地》惨败之后,刘德华累积大致有3000万元亏损,被迫将天幕公司抵偿给台湾片商蔡松林,并且得到中国星公司向华强夫妇的资金支持。后来刘德华将剩余胶片支持陈果导演拍摄《香港制造》,本片的良好声誉,促使刘德华有信心再度投资电影,并且在2000年引入其他股东,但在《给他们一个机会》票房惨败之后,合伙人麦绍棠与刘德华的矛盾公开激化,双方打起连环官司,最终刘德华一手创立的天幕以其出局告终,刘德华亏损数千万元。
刘德华替别人拍片是赚钱机器,自己做老板却成了散财童子。有圈内人士分析,刘德华之所以能够维持下去,在于他是个多栖明星,唱片、演唱会、广告、代言等收入可以确保其有能力去投资电影。

周星驰:
同伴离去业界攻击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周星驰投资房地产的眼光足可以用“怪才”来形容。他的炒楼史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3年,周星驰在浅水湾花2800万港元买入一户豪宅,三年后以4250万港元卖出,赚取1450万港元,轰动娱乐圈。从此,星爷炒楼就再未亏损过。与女友于文凤分手后,周星驰的商业之路似乎并未受到影响,今年2月23日,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帝通国际”宣布,周星驰将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并公布了以《长江7号》衍生产品为主的一系列娱乐项目规划。

明星从商记: 范冰冰千万进账 李亚鹏惨"吃软饭"


范冰冰极具商业头脑,工作室每年进账八千万元以上。
曾写出《血染的风采》等作品的著名音乐人苏越,据称由于投资多部影视剧引发经济纠纷,并欠下巨额债务,近日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此事在圈内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其实,“苏越事件”在娱乐圈并不是个案,包括刘德华、周星驰在内的巨星当老板大多都以赔钱告终,相比之下,范冰冰、徐静蕾等女星在投资方面却顺风顺水,明星的商业头脑大有“阴盛阳衰”之势。
【成功者支招】
徐静蕾
2003年,“才女”徐静蕾为了拍摄她的第一部电影《我和爸爸》,注册成立了鲜花盛开影业有限公司,当起了老板。她的新作《杜拉拉升职记》最终收入1.32亿元,这让徐静蕾成为首位进入亿元票房俱乐部的女导演。
支招:摸着石头过河,边做边学。“我起初只是想把内容做好,然后又想把渠道给找好,之后又觉得要把内容做得更好,这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范冰冰
2007年,范冰冰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投资制作了电视剧《胭脂雪》和《金大班》等,当制片人,让她赚得盆满钵满,其中,《胭脂雪》净赚7200万元。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美女明星善理财 林心如不买股票只买楼
xixi16012010-11-07 03:32:01 发表
目前范冰冰工作室办得有声有色,每年进账八千万元以上。
支招:充分相信身边的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打理。
李湘
2004年8月,李湘执掌的北京快乐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她与丈夫王岳伦合作拍摄的《十全九美》、《熊猫大侠》等都实现了成本小、票房佳的目标。目前,李湘又将翻拍《蓝色生死恋》,“钱景”被普遍看好。
支招:我是个很好讲话的老板,公司任何员工都可以向我直接提意见。
赵本山
男艺人中也有少数转型老板成功的案例,如赵本山,他的二人转剧场已经形成连锁企业。近年来,赵本山也将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电视剧的拍摄上,一部电视剧收入五六千万元不等。
支招:我做的任何事情都事先经过市场调研,严格控制成本。此外,用熟人、用能放心的人也能节约成本。
【失败个案】
苏越:
传奇人物欠下巨债
苏越曾是歌坛的传奇人物,不过,音乐的才华并不代表有精明的商业头脑。2004年苏越成立了太湖传媒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电视剧,但其制作的《为你燃烧》、《好“市”多多》等几部剧连连亏损,当年由于电视剧《大人物》的经济纠纷,苏越就曾被媒体曝光经济困境。据苏越旗下员工披露,苏越的公司目前已散伙,员工的工资至今还拖欠着。投资商催要欠款无果,便一怒之下报了警。


苏越音乐上才华横溢,却缺少精明的商业头脑。
刘德华:
十年天幕惨败收场
1990年,刘德华成立天幕电影公司,制作的多是文艺电影。除去创业作《九一神雕侠侣》大获全胜之外,之后所有电影都血本无归,在《天与地》惨败之后,刘德华累积大致有3000万元亏损,被迫将天幕公司抵偿给台湾片商蔡松林,并且得到中国星公司向华强夫妇的资金支持。后来刘德华将剩余胶片支持陈果导演拍摄《香港制造》,本片的良好声誉,促使刘德华有信心再度投资电影,并且在2000年引入其他股东,但在《给他们一个机会》票房惨败之后,合伙人麦绍棠与刘德华的矛盾公开激化,双方打起连环官司,最终刘德华一手创立的天幕以其出局告终,刘德华亏损数千万元。
刘德华替别人拍片是赚钱机器,自己做老板却成了散财童子。有圈内人士分析,刘德华之所以能够维持下去,在于他是个多栖明星,唱片、演唱会、广告、代言等收入可以确保其有能力去投资电影。


刘德华替别人拍片是赚钱机器,自己做老板却成了散财童子。


周星驰:
同伴离去业界攻击
周星驰虽然是娱乐圈公认的“喜剧之王”,但他当影视老板却不算成功。《功夫》横扫当年的香港金像奖,却没有入围台湾“金马奖”最佳男演员提名名单。《长江7号》有1.9亿元票房,但也难以平息人们对这部电影的质疑。除了影视作品上的投资困境,星爷的公司在艺人经营上也一再遭遇滑铁卢。当年黄圣依轰轰烈烈的解约事件,让周星驰的“恶行”被公诸天下,此后几年,他承受了业界的攻击、同伴的离去、媒体的嘲讽,周星驰孤僻的性格也让他的影视投资之路越走越难。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美女明星善理财 林心如不买股票只买楼
xixi16012010-11-07 03:32:01 发表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周星驰投资房地产的眼光足可以用“怪才”来形容。他的炒楼史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3年,周星驰在浅水湾花2800万港元买入一户豪宅,三年后以4250万港元卖出,赚取1450万港元,轰动娱乐圈。从此,星爷炒楼就再未亏损过。与女友于文凤分手后,周星驰的商业之路似乎并未受到影响,今年2月23日,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帝通国际”宣布,周星驰将出任该公司执行董事,并公布了以《长江7号》衍生产品为主的一系列娱乐项目规划。
李亚鹏:
背负“吃软饭”名声
尽管娶了天后老婆,李亚鹏的日子也并不好过。2010年王菲复出,众多影迷都指责皆因李亚鹏投资失败,要天后复出赚钱,有“吃软饭”的嫌疑。不过,外界的声音并没有浇熄李亚鹏投资的热情,从话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到云南的音乐剧,李亚鹏的投资无所不包。李亚鹏也坦言,自己的投资并非稳赚不赔,“前些年做生意的经验,让我懂得了,什么事情不是你去想了就能做成的。”
回复该发言
共有5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