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的,第二十五届世界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EVS25)进入主题论坛阶段,在6日下午的全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品牌与市场营销高峰论坛上,网易汽车独家专访到北汽集团总经理汪大总先生。
汪大总向网易汽车表示,新能源车的必然性趋势决定了目前政府、企业对其的重视,但在具体发展策略中,北汽仍将采用传统与新能源汽车并重的发展模式,但对电动车商业模式的探索已经展开。
目前北京无论在公共用车市场的示范运行,还是针对私人消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启动,对北汽这个本地企业助益颇多,汪大总也表示北汽集团在北京会投入更多地新能源汽车示范,目前已有1500辆北汽福田的新能源客车在北京运营。
至于针对私人消费者的新能源轿车产品,目前已在北汽集团规划中,汪大总透露2011年将有可量产的新能源产品面世。
以下为访谈实录:
能源结构决定新能源车的必然性
网易汽车:这次EVS—25的大会比起往届在规模和重视成都上都应该说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是不是也代表着电动车在中国的市场机会已经成熟,不知您的判断怎样?

北汽集团总经理汪大总接受网易汽车专访
汪大总:对,这次大会各方面的热情都非常高,有200多辆车,而且供应商也来得特别多,这是非常好的。我的判断是这样的,首先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还是有它的必然性,最根本的是石油的消耗,我们国家对石油的依存度,目前大概是52%,预测在10年左右,能源结构如果不改变的话,对石油的依存度将会达到70%多,所以长期来看,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有他的必然性。
第二,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还是有一定的长期性,挑战还是非常之大,一个主要是电池方面,电池的成本,电池的性能以及我们充电设施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挑战比较大,所以在短期,在几年之内这个车不可能成为主流。
已经看到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曙光
网易汽车:大概五年?
汪大总:不会成为主流,第三句话就是目前我们认为有了一定的商业的可行性,电动车这个东西不是新的,在100多年前就有,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些汽车公司也商业化的推出过,但是都没有成为主流,为什么?就是因为在技术上有一些难题没有被突破。
今天我们来看,我们认为是已经见到曙光了。所以我们的策略是这样的,要两条路线并行。今天根据我上面讲的三点,至少在北汽集团,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是我们一定要做的,我们要用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改进托起我们绿色的未来。
5年内投入37亿元打造新能源产品
网易汽车:您提到的双手,如果具体到我们北汽集团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的层面,如果以五年为期限的话,我们会有一些什么样具体的动作来推进这个商业化的机会?
汪大总:我们在这方面的动作是很大的,首先打造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组织体系,我们的商用车主要是靠我们的北汽福田,目前已经走在了国内的前列,今年我们是提供了大概1500辆左右的新能源汽车;乘用车,我们新成立了新能源公司,集中精力打造我们新能源的乘用车,同时我们也来打造我们的产业链,总投资预计在5年之内大概是37亿,所以我们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
短期内推进仍以政策支持为主
网易汽车:今天的论坛有营销两个字,可能跟往届有区别的是,以前都是在讨论技术,今天会有一些商业化、市场化甚至包括营销技巧的讨论,你觉得现在针对新能源车的销售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吗?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