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日前指出,当前我国期货市场正处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的关键时期,期货市场在更高层次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在刚刚结束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明确提出了要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各方要认真领会五中全会精神,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促进小康社会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姜洋是在6日于广州召开的第五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近年来证监会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期货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期货市场呈现出健康平稳运行的良好态势。期货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商品期货品种创新有序推进,成功上市股指期货,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期货品种体系,市场法规和各项制度逐步健全,期货交易所、中介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大大提升:一是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今年前10个月,期货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了51.49%和136.7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是全球第一大商品期货市场。在国际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高。截至10月底,期货市场的投资者开户数达到了115.28万户,客户保证金1793.98亿元。二是期货品种体系逐步形成。近年来,证监会先后批准了15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今年4月股指期货成功上市交易,这标志着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至今,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和金融等领域的期货品种体系初步形成,为现货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提供了条件。三是期货市场法规制度不断健全。目前,以国务院《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期货市场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四是股指期货顺利上市、运行平稳。五是期货市场功能不断深化。商品期货市场在完善现货流通秩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及改善现货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日益重要的积极作用。
姜洋说,从国际国内环境看,期货市场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按照国家“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夯实基础,培育机制,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服务实体经济”为主线,在深化现有期货品种功能的基础上,按照“高标准、稳起步”的原则做好期货品种的创新工作,继续研究推出符合国民经济需要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同时加强市场机制建设,从完善期货市场法制基础、完善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以及商品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等方面夯实期货市场改革发展的内外部基础。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