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引争议
1 中学生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引争议
asd90991392010-11-08 23:26:45 发表
老幼病残孕专座 要是老幼病残孕学专座多好啊!
北京晨报报道 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这组照片与另外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受到近2万名网友关注。有网友说“90后没素质”,有网友说“让座不是义务”,还有学生上网跟帖说“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我不是不想让,我有时太累了!每天学习到大半夜,早晨五点就起来。你们来拎一拎我们背的书包,有一二十斤!两手空空什么都不拎的老人,早锻炼的时候,劲头比谁都大,我为什么要给他让座?”
理解
并非他们素质低下
相信坐过公交车的人都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你的身边有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请您主动给他们让座,谢谢!”时至今日,让座这一问题已经愈演愈烈,演变为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现象:有老人因为姑娘不让座就坐上她大腿;有老人因为小伙子没让座就拍摄照片扬言要传到网上;有某高校学生看着老教授站在公交车上几十分钟不让座……
当让座的问题超越道德层面,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思考,理性地分析问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地说“现在的学生素质不高,90后缺乏教育”是愚昧无知的、鲁莽草率的。针对具体问题,我们应该深层次剖析它的缘由,而不是动不动就扣上帽子,横加指责。我们且分析一下这“7名90后中学生集体不让座”背后的问题。
首先,学生没有任何义务必须给老人让座,国家也没有法律法规对让座进行明文规定。让座是一种美德,是让座者高尚品德、个人修养的体现;但不让座也是乘客的权利,是每个公民享有的乘坐公交车的先来后到的坐座位的权利,旁人无权干涉剥夺。
其次,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甚至书包跟自己一样重。如此重负,让他们将自己的享受座位、减轻负担的权利拱手让给两手空空、身无担子的老人而自己则拽着公交车上的吊环,背上的重担随着公交车一起摇摇晃晃,恐怕到学校之时,已经劳顿不堪,他们的学习任务又怎么能很好地完成呢?学习搞不好对于学生而言岂不是莫大的损失,面对如此结果,学生自然可以选择享受自己的权利、更好地搞好自己的学业。
因此,7名学生不让座并非是他们素质低下,不必一味苛责。(杨桃)
评判
对中国教育的讽刺
就笔者观察看,这是一幅很好的当前学校教育效果讽刺图!学生为什么说累?因为当前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早晨起的比公鸡还早,晚上睡的比狗还晚,整天是做题考试,怎能不累?孩子累了,在公共汽车上休息,可以理解。或许有人说,你累就不给老人让座了吗?就不应该尊重老人嘛?问题是学生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根本就不懂得这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最实惠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拿个好分数,其他的教育已经微乎其微,即使有点,也统统都是形式主义,根本难以入心入脑。学生已经变成了学习机器,分数奴隶,功利之人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道德素质,自身形象。“我行我素我分数”,一切都围绕我,哪里还管别人?瞧瞧吧,这就是当前教育的最大成果。
总在说素质教育,总在说要把应试教育赶走,总在说要减轻学生负担,可现实中,这几条哪一条也没做到,学生更累了,学生的素质更低了,应试教育更繁荣了。看看繁荣的教辅市场,看看每年对高考的过度关注,看看各地重点高中的畸形庞大,无不在述说着中国教育的畸形,中国教育的怪胎,中国教育的悲哀。
回复该发言
老幼病残孕专座 要是老幼病残孕学专座多好啊!
北京晨报报道 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这组照片与另外一篇“老人给孕妇让座,学生无动于衷”的帖子,受到近2万名网友关注。有网友说“90后没素质”,有网友说“让座不是义务”,还有学生上网跟帖说“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我不是不想让,我有时太累了!每天学习到大半夜,早晨五点就起来。你们来拎一拎我们背的书包,有一二十斤!两手空空什么都不拎的老人,早锻炼的时候,劲头比谁都大,我为什么要给他让座?”
理解
并非他们素质低下
相信坐过公交车的人都听到过这样的声音:“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你的身边有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请您主动给他们让座,谢谢!”时至今日,让座这一问题已经愈演愈烈,演变为形形色色的各种社会现象:有老人因为姑娘不让座就坐上她大腿;有老人因为小伙子没让座就拍摄照片扬言要传到网上;有某高校学生看着老教授站在公交车上几十分钟不让座……
当让座的问题超越道德层面,而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思考,理性地分析问题,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地说“现在的学生素质不高,90后缺乏教育”是愚昧无知的、鲁莽草率的。针对具体问题,我们应该深层次剖析它的缘由,而不是动不动就扣上帽子,横加指责。我们且分析一下这“7名90后中学生集体不让座”背后的问题。
首先,学生没有任何义务必须给老人让座,国家也没有法律法规对让座进行明文规定。让座是一种美德,是让座者高尚品德、个人修养的体现;但不让座也是乘客的权利,是每个公民享有的乘坐公交车的先来后到的坐座位的权利,旁人无权干涉剥夺。
其次,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甚至书包跟自己一样重。如此重负,让他们将自己的享受座位、减轻负担的权利拱手让给两手空空、身无担子的老人而自己则拽着公交车上的吊环,背上的重担随着公交车一起摇摇晃晃,恐怕到学校之时,已经劳顿不堪,他们的学习任务又怎么能很好地完成呢?学习搞不好对于学生而言岂不是莫大的损失,面对如此结果,学生自然可以选择享受自己的权利、更好地搞好自己的学业。
因此,7名学生不让座并非是他们素质低下,不必一味苛责。(杨桃)
评判
对中国教育的讽刺
就笔者观察看,这是一幅很好的当前学校教育效果讽刺图!学生为什么说累?因为当前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早晨起的比公鸡还早,晚上睡的比狗还晚,整天是做题考试,怎能不累?孩子累了,在公共汽车上休息,可以理解。或许有人说,你累就不给老人让座了吗?就不应该尊重老人嘛?问题是学生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根本就不懂得这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素质之一,为什么呢?因为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的最实惠的教育就是好好学习,拿个好分数,其他的教育已经微乎其微,即使有点,也统统都是形式主义,根本难以入心入脑。学生已经变成了学习机器,分数奴隶,功利之人了,哪里还谈得上什么道德素质,自身形象。“我行我素我分数”,一切都围绕我,哪里还管别人?瞧瞧吧,这就是当前教育的最大成果。
总在说素质教育,总在说要把应试教育赶走,总在说要减轻学生负担,可现实中,这几条哪一条也没做到,学生更累了,学生的素质更低了,应试教育更繁荣了。看看繁荣的教辅市场,看看每年对高考的过度关注,看看各地重点高中的畸形庞大,无不在述说着中国教育的畸形,中国教育的怪胎,中国教育的悲哀。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中学生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引争议
asd90991392010-11-08 23:26:45 发表
“学生集体不让座”是“教育效果讽刺图”,讽刺的不是这几个学生,这几个学生所在的学校,而是整个中国教育,期盼我们的读者,我们的编者,我们的教育家们不要把矛头指向学生,指向学校,而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培养这些学生的中国教育吧。(卫民声)
谴责
极端自私和冷漠
如果说,让不让座还只关系到义务和公德的问题,而学生借机发泄对老人的牢骚和不满,就暴露出了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风险。他们拿自己与老人谁更累的伪命题来标榜自己不让座的合理性,恰好说明了他们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其实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不是基于谁更累的考虑,而是着眼于人身安全。虽然老人和孕妇没学生带的东西重,但他们更容易在公交车的行驶和急停中因站立不稳而摔倒,而年轻人反应机敏,自护能力强,不易因车身颠簸而受伤。故此我不完全认同让座是义务说,而是认为年轻人给病残者、老人和孕妇让座是出于人道关怀和着眼于生命保护,换言之,此乃朴素的人道主义行为,毋庸争辩。许多中学生无视这点,竟能安之若素地在座位上“听MP3装傻”,哪怕旁边正站着摇摇晃晃的老人和孕妇。这是一种怎样极端自私和冷漠的行为!(王学进)
观察
老人年轻人
利益该兼顾
中学生集体不给老人让座一事,引发关注及讨论,其中不乏指责之声,但理性一点说,这个原本无须争议的话题在现今却有了可以讨论的地方:一方面是随社会文明程度增加,传统美德更应重视,在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则是不能回避的社会现状:无论是学生越来越沉的书包,还是工作越来越辛苦的上班族,他们想在公交车上坐一会儿的想法也情有可原。对此,仅仅靠道德的自然调控,单纯靠说服教育显然有些乏力了,能不能在尊老敬老的同时,兼顾到年轻人的利益,比如,能不能给老人开个公交车的“专列”?这才是社会协调性的提高,也是将尊老的美德落实到实处。毕竟,尊老敬老不仅是年轻人的责任, 也是社会的整体责任。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北京人的预期寿命已经接近80岁,老年人退休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还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不能仅仅将敬老视为个人的、独立的自发行为,而应该通过政策,措施来帮助落实。具体说,就是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将城市服务同样延伸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如此才能一方面保证了老年人的权益,一方面也兼顾到了社会中坚的利益,其实,这二者的利益之间没有绝对的冲突。
中国有句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经验之谈客观显露出了人性中在所难免的弱点,这样的弱点也会出现在日复一日的公共生活中,所以,不要一味指责不给老年人让座的孩子们甚至是年轻人,自觉敬老的人在现今还是少数,社会也就不该将文明提高而惠及给老年人的诸多利益,指望这些少数人来实现。
我坐过一次经过北海公园的107路公交,那车上有很多老年人,都是一早去北海晨练的。一位老太太上车后马上有年轻人起身让座,出乎我意料的是老人没坐,她说,自己是闲人,到家了可以马上休息,倒是年轻人,还有一天的工作等着呢,他们能坐就多坐会儿……现在的社会发展提倡“低碳”,公交出行会是更加普遍的新时尚,“让座”一事还会引出各类问题……那么,能不能在老年人常去的场所和相关的线路上,开辟出一个公交车的“老年专列”,或者在公共设施的规划上,智慧性地照顾到各个年龄层的切身利益,这是未来城市发展中,无论是物质规划还是精神规划都应该考虑到的。(佟彤)
■支招
装个司机遥控的专座
人们常说,尊重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老吾老及他人之老。可知道这个道理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有鉴于此,笔者倒是想出了一个主意:
回复该发言
谴责
极端自私和冷漠
如果说,让不让座还只关系到义务和公德的问题,而学生借机发泄对老人的牢骚和不满,就暴露出了当今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道德风险。他们拿自己与老人谁更累的伪命题来标榜自己不让座的合理性,恰好说明了他们极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
其实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不是基于谁更累的考虑,而是着眼于人身安全。虽然老人和孕妇没学生带的东西重,但他们更容易在公交车的行驶和急停中因站立不稳而摔倒,而年轻人反应机敏,自护能力强,不易因车身颠簸而受伤。故此我不完全认同让座是义务说,而是认为年轻人给病残者、老人和孕妇让座是出于人道关怀和着眼于生命保护,换言之,此乃朴素的人道主义行为,毋庸争辩。许多中学生无视这点,竟能安之若素地在座位上“听MP3装傻”,哪怕旁边正站着摇摇晃晃的老人和孕妇。这是一种怎样极端自私和冷漠的行为!(王学进)
观察
老人年轻人
利益该兼顾
中学生集体不给老人让座一事,引发关注及讨论,其中不乏指责之声,但理性一点说,这个原本无须争议的话题在现今却有了可以讨论的地方:一方面是随社会文明程度增加,传统美德更应重视,在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是理所当然的。另一方面则是不能回避的社会现状:无论是学生越来越沉的书包,还是工作越来越辛苦的上班族,他们想在公交车上坐一会儿的想法也情有可原。对此,仅仅靠道德的自然调控,单纯靠说服教育显然有些乏力了,能不能在尊老敬老的同时,兼顾到年轻人的利益,比如,能不能给老人开个公交车的“专列”?这才是社会协调性的提高,也是将尊老的美德落实到实处。毕竟,尊老敬老不仅是年轻人的责任, 也是社会的整体责任。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北京人的预期寿命已经接近80岁,老年人退休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还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不能仅仅将敬老视为个人的、独立的自发行为,而应该通过政策,措施来帮助落实。具体说,就是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将城市服务同样延伸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如此才能一方面保证了老年人的权益,一方面也兼顾到了社会中坚的利益,其实,这二者的利益之间没有绝对的冲突。
中国有句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经验之谈客观显露出了人性中在所难免的弱点,这样的弱点也会出现在日复一日的公共生活中,所以,不要一味指责不给老年人让座的孩子们甚至是年轻人,自觉敬老的人在现今还是少数,社会也就不该将文明提高而惠及给老年人的诸多利益,指望这些少数人来实现。
我坐过一次经过北海公园的107路公交,那车上有很多老年人,都是一早去北海晨练的。一位老太太上车后马上有年轻人起身让座,出乎我意料的是老人没坐,她说,自己是闲人,到家了可以马上休息,倒是年轻人,还有一天的工作等着呢,他们能坐就多坐会儿……现在的社会发展提倡“低碳”,公交出行会是更加普遍的新时尚,“让座”一事还会引出各类问题……那么,能不能在老年人常去的场所和相关的线路上,开辟出一个公交车的“老年专列”,或者在公共设施的规划上,智慧性地照顾到各个年龄层的切身利益,这是未来城市发展中,无论是物质规划还是精神规划都应该考虑到的。(佟彤)
■支招
装个司机遥控的专座
人们常说,尊重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老吾老及他人之老。可知道这个道理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却又是另外一回事。有鉴于此,笔者倒是想出了一个主意: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中学生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引争议
asd90991392010-11-08 23:26:45 发表
公交车上都有“老弱病残孕”座位,而且座位所使用的都是很特别的颜色。既然如此,不妨给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孕”座位安装一个电动装置,开关由司机直接控制。这个座位平时都是立起来的,当有老人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乘客上车时,司机按动开关,座位向下翻转……如此一来,老人有座位,其他乘客也不用再为让不让座而头疼,岂非皆大欢喜?(从建锋)
回复该发言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