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F1大奖赛韩国站在雨水和混乱中结束,这场比赛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红牛灾难性的溃败?无数次的撞车和打滑?还是3小时的马拉松赛程和没完没了的安全车领跑?
两次由安全车带领起跑的比赛太少见了,比赛进行到第18圈安全车才离开更加少见,恐怕有不少昏昏欲睡的车迷象我一样开始怀疑安全车会不会领跑55圈——由于它是第一个过终点线的,冠军奖杯应该给安全车!不过这还不算完,韦伯撞车了,安全车出动领跑4圈;布埃米撞车了,安全车再次出动领跑4圈……这场比赛,将近一半赛程是在安全车后面排着队绕圈。
不应该派出安全车吗?当然不是,安全车退出仅仅2圈,韦伯就打滑撞车了,可见赛道的条件是多么恶劣。应该质疑的是为什么在被迫出红旗中止比赛、再次开赛后安全车仍必须带跑十几圈的情况下,FIA没有考虑取消比赛。当时的状况有多糟糕,电视机前的观众很难充分体会,车手们普遍反映赛道看上去简直象湖面。“这是我经历过的最糟糕的状况,”阿隆索说。维特尔在无线电中告诉车队,他甚至看不见前面的安全车。
不取消比赛,相信不是因为FIA技术主管查理·怀汀认为在这种状况下比赛100%安全,而是商业和政治压力使他不到万不得已很难做出这个决定。一场F1比赛,并且是在从未举办过F1的国家进行的处子秀,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多了,承办方的投入、赞助商的投入、电视台的转播安排以及当地政府的脸面都不得不充分考虑。
因此,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场比赛破天荒地进行了将近3个小时——按照F1的惯例,比赛一般要限制在2小时之内,超过这个时限就提前结束了。这造成了另一个问题:比赛是在韩国当地时间下午3点开始的,当阿隆索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已经是下午5点58分,在这样一个阴雨天,你可以想象当时的能见度有多差。
灵岩郡赛道不是为夜间比赛准备的,没有新加坡和阿布扎比那样的照明设备,让时速超过300公里的F1赛车在黑暗中狂奔是毫无道理的。巴里切罗认为,比赛至少应该提前5、6圈结束,因为那时他已经看不清楚了。按照F1规则,这场比赛只要跑够42圈(赛程的75%)就能按照正常完赛计算成绩,即使跑不够42圈,前10名车手所获积分减半就行了,为什么要冒险?幸好所有车手都摸黑安全跑完了,真正受损失只有维特尔,如果42圈结束的话,他就躲过引擎爆缸之劫了。
围绕着韩国站发生的一切,让大家更加明白埃克莱斯通的名言:“F1不是体育比赛,是商业活动。”为了经济利益,什么都可以妥协,包括车手的安全。不知道如果真的发生了严重事故,埃克莱斯通能否安心享受4天之后他的80岁大寿。
灵岩郡赛道能够举办这站比赛其实就是经济利益决定的,原计划去年底完工的赛道迟迟未能交工,直到比赛周末的星期六,你仍然可以看到众多工人和临时增援的军队士兵在赛道两旁忙碌赶工。赛场的大部分附属设施都处于建设中,给车队工作人员和观众造成了很多不便。这条赛道的设计相当出色,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挑战性,可惜的是路面铺设太仓促了,在F1赛车驶上赛道之前,崭新的柏油路面没有被任何轮胎压过,因此抓地力很差,这也加重了雨地比赛的危险度。德国车手斯塔尔幽默地说:“星期五赛道路面是灾难性的,不过两次练习赛之后,星期六情况有了巨大改善——只是糟糕而已。”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