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1月6日,网易女人频道专访杨澜。以下是专访全文:
一、谈主持生涯:“我希望电视节目能有一点留得下来的东西”
1、“《杨澜访谈录》是中国和世界加深了解和交流的桥梁”
网易女人:今年是《杨澜访谈录》开播十周年,这档节目十年来广受欢迎。您至今已经采访了国内外500多位嘉宾,主持风格深入人心。对您来讲,您希望通过这档节目传播一个怎样的理念?
杨澜:其实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就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记得我20年前刚刚进入电视行业担任主持人的时候,我想当时99%的中国人都是没有护照的,所以介绍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正大综艺》节目特别受到人们的欢迎,而那个节目仍然是属于走马观花型的。随着时代的前行,其实中国和世界的交往特别往深度发展,而这个世界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人组成的。《杨澜访谈录》在过去的十年时间当中,其实是起到了一个深度了解和交流的桥梁作用。
我们的价值观是想要记录一个人和他的时代,因为我们相信时代是由一个又一个的人的面孔组成的。而这些人的智慧,他们的行为也都会深刻地影响这种时代的特征和价值观,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我们来做一个以人物的影响力为核心的访谈节目。所以我们的嘉宾可能来自政治、经济、商务、文学、演艺、体育各个方面,人物的领域比较多一点。我们节目组对自己提出的希望就是说,我们的节目首先要有人文、人性的温度,是真情实感的东西。第二希望有理性的深度,就是在这个节目当中,我们不仅采访了很多政要,还就一些政治、文化、经济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所以它不完全是讲人生故事的这样一个感性的层面,也有理性的深度。
最终我们希望能够给中国的电视观众、华人观众提供一个世界的视野宽度。我们已经走访了世界20多个国家,采访了将近200位国际各界人士,在我们500多个采访对象当中有三分之一是国际人士,所以我想还是达到了一定的视野宽度,能够把一个世界的视野带给我们华人的观众,这可能也是我们做了十年以来的一些心得。
2、“我希望电视节目能有一点留得下来的东西”
网易女人:您最早主持的《正大综艺》是一档益智性的旅游节目,1996年您在美国留学时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的《杨澜视线》却是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专题节目,是什么促使您做出这种转型的?
杨澜:在1994年的时候从中央电视台辞职到美国进修,当时的感觉就是虽然我很喜欢这种益智性的旅游或者综艺节目,而且也从那个时候开始主持各种大型的文艺晚会,但是我总是觉得我个人的特长和爱好好像还不是在综艺和娱乐节目方面,我还是希望能够做一点跟新闻、文化、社会相关的东西。后来到美国以后,一方面是主修国家关系,另一方面也兼修新闻学,我就希望能够把新闻的报道,包括电视节目的制作放在一个更厚重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当中去做。
另外可能是从自身的喜好和特长出发的,因为我也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也不会说相声,也不会演二人转。如果要长期做综艺类的节目,还是需要这种才艺比较多一点吧,我自己感觉在这些方面并没有特长,但是我可能对文化、历史这些东西兴趣会更浓厚一点。
网易女人:所以您更喜欢理性思考?
杨澜:那倒也不是,历史也并不都是理性的,也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故事。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可能能够让人有所回味,因为电视是一种快餐的文化,但是我还是希望它能够有一点留得下来的东西。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