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距离广州亚运会开幕还有4天时间,但负责本次亚运报道的各路媒体记者,这几天已经陆续抵达广州。对于这群特殊的亚运参与者来说,亚运城的主媒体中心(MMC)环境自然是最为关注的。11月8日,网易亚运记者走进亚运城主媒体中心,比较起之前的安静气氛不同,这两天,这里已经“升温”不少。
志愿者:进入最忙阶段
亚运城主媒体中心(MMC)包括媒体村公共区、主新闻中心(MPC)、国际广播中心(IBC)及室外配套工程。其中,国际广播中心主要是为各国电视记者服务,世界各地看到的比赛画面将从这里传出,主新闻中心则是为平面媒体的记者服务。主新闻中心(MPC)和国际广播中心(IBC)各占地约2万平方米,是亚运会历史上最大的MPC和IBC。MPC各项功能设施完善,大堂服务区、商业服务区、新闻发布区、记者工作间、亚运新闻服务办公室等一应具全。新闻发布区设有大、中、小三个发布厅,最大的一个拥有700个座位,可提供英、日、韩、俄和阿拉伯语5种语言的同声传译服务。文字、摄影记者工作间可容纳710名记者同时工作。
相比较起前几天这里还有些“冷清”的气氛而言,这两天,随着全国和世界各国的记者陆续抵达广州亚运村,主新闻中心MPC的气氛也顿时热闹起来。咨询各项设备情况、办理媒体报到手续、查询赛事情况、了解交通路线……从7日开始,负责媒体中心接待咨询工作的亚运志愿者们明显感到比前几天更加忙碌了。“这几天应该是媒体入住的高峰时期,从11月7日到11日,很多媒体都来到亚运村了,我们的接待工作也非常繁忙。”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告诉记者。
由于要接待外国媒体,组委会也特意安排了多名会日语、韩语、阿拉伯语等语系的大学生志愿者在MPC服务。在11月8日下午,几名日本记者来到MPC的主询问台,想问一下有没有摄影背心。就在日本记者准备用英语向志愿者询问时,一名日语讲得不错的女大学生志愿者立即用日语解答了日本记者的问题,这也让刚从日本来到亚运村的几名日本记者称赞不已。
MPC处处是贴心细节
在工作间内,记者注意到房间内清晰地标明了文字记者工作区、摄影记者工作区等字样。文字记者座位有580个,摄影记者的座位有130个。
为了方便记者工作,每张桌子上都设有电源插座和宽带口。值得一提的是,在摄影记者座位上,桌子间都设有一个挡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考虑到摄影记者的器材较多,这是为了防止器材从桌上掉落特别设计的。实际上,本届亚运会在亚运甚至奥运历史上首次建立了媒体服务移动平台,注册媒体能便捷地通过手机查询最新的媒体公告、媒体班车、赛程安排、场馆安排、场馆运行、天气及运动员等信息。
而同其他大赛一样,在新闻中心内,记者们还能随时打印所需资料。新闻中心的媒体间门口,志愿者们搭起的两个咨询台,也让繁忙工作的记者们少了不少后顾之忧。
每个到亚运村的记者都能拿到一个媒体背包,里面包括了所有亚运赛事的相关介绍、广州的采访交通指南,除了工作所需的物件之外,包里还装有如防晒霜之类的生活用品,甚至细致到备有创可贴和雨伞。
大餐厅媒体不愁“吃不开”
在主新闻中心的旁边,媒体餐厅现在也开始热闹了起来。虽然由于目前记者用餐需求并不太多,所以目前媒体餐厅的菜色并不太多,但随着比赛的开始和媒体记者入住增多,餐厅的备菜也将逐渐增加。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