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双华 资料图
山东钢铁集团(下称山钢)重组民营钢企日照钢铁集团(下称日钢),已不能用“一波三折”来形容。因为,日钢的实际控制人杜双华又回来了。
11月8日,日钢一位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证实,山钢已决定暂停重组日钢。
“山钢对于评估结果不满意,延长了过渡期,将重组计划推延到‘十二五’期间。”上述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还告诉记者,日钢目前已将工作重点由资产评估转移到制订五年发展规划,“杜总不会退出了,要退出的话,就不会做这个五年规划”。
本报记者还从接近山钢集团的业内人士获悉,山钢对于此前签订的“过渡期经营协议”不满意,试图改为按净资产一次性收购日钢资产,但最终评估结果超出了山钢的支付能力。
山钢暂停重组日钢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山东省规划已久的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也将被迫推迟。
重组暂停
本报记者从山钢集团获悉,目前,山钢重组日钢的对外口径已改为“集团将在‘十二五’期间加速重组日照钢铁”。
这意味着,山钢在今年完成日钢重组的计划将无法成行。
这已不是山钢第一次延迟重组计划,去年年底,山钢宣布以现金出资方式获得日钢67%的股权,日钢以其经过评估的净资产占新公司33%股份,重组将在今年4月6日完成;不久前,重组期限又推迟到今年11月30日,收购方式改为山钢“一次性买断”日钢净资产。
日钢也正悄然转变行动。
10月30日,日钢召开2011年生产经营动员大会,日钢董事长杜双华表示,之所以召开大规模会议,是要求工作重点由重组评估转向生产经营。
“自2008年5月7日至今的两年时间内,公司重点主抓重组评估工作,尤其是在最近的两个月内,公司全力进行评估工作。目前,评估工作基本结束,抽调的人员要重新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本次生产经营动员会的召开,就是要求从今天开始,工作重点要转向生产经营工作”。
日钢集团党委书记廖海亭也以“三个转变”暗示了日钢暂时摆脱了“被重组”的命运——把思想从以重组为中心转到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把千方百计地多评估、多卖钱,转到千方百计地搞经营、搞管理、多赚钱、提高效益上来;把全部精力从考虑以重组为重点,转向狠抓企业发展为中心。
本报记者从日钢内部获悉,目前,日钢各部门正在研究制定2011年生产经营计划及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
“我们内部都明确说了,今年过年后要大干一场。”一位日钢中层表示。
山钢缺钱
为何山钢更改方案后又再度放弃新方案?
表面上,日钢是这次重组的弱势方。实际上,以山钢目前的实力和处境,山钢并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甚至到了寸步难行的境地。
按照山东省钢铁产业发展规划,收购日钢是建立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的必要步骤,并且从理论上来说,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将帮助山东省实现钢铁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但在国家严控产能、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日照钢铁精品基地迟迟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另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目前,全国钢铁企业均承受高成本压力,山钢的铁矿石进口依赖度在80%以上,高成本的紧箍咒以及低迷的钢材市场,不容山钢有充足的现金一次性买断日钢。
济南钢铁(600022.SH)和莱钢股份(600102.SH)是山钢集团旗下的主要资产。根据济南钢铁和莱钢股份公布的三季报,截至今年三季度,两家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分别为76.33%、65.20%,仅短期负债就达400亿元,资金链十分紧张。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