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情感的其他话题……

返回情感……


我收藏的爽吧……


揭秘开幕式:世界最高难度威亚表演—白云之帆

1 揭秘开幕式:世界最高难度威亚表演—白云之帆
Tziiny92010-11-09 14:04:21 发表
180名平均年龄十七八岁的武校少年,叛逆的年纪却有着钢铁一般的纪律。在四面高达78米、26层高的LED大帆屏前,他们吊着钢丝攀爬、滚翻、跳跃……,用自己的身体组合出一幅幅绚烂夺目的巨型图案——海燕、高山、龙舟、笑脸......。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难度、最大规模的全人力高空威亚表演,也是即将开始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压轴之作——《白云之帆》。
1640人打造史上最高难度全人力威亚表演
其实早在4年前,多哈亚运会开幕式结束后,人们就在探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能超越多哈吗?拿什么超越多哈呢?总导演陈维亚准备了不少杀手锏,如果说《白云之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亦不为过。
山水大地诠释自然主题 跨栏造型向刘翔致意
按照陈维亚总导演的构思,这些武校少年用身体组合而成的图案主要是山、水、大地、飞鸟、鱼、运动这些能唤起人们向往自然、向往生活、向往运动的朴素情感的事物。
从北京奥运到广州亚运 从《梦想》到《白云之帆》
高空威亚表演这个领域,塔沟武校可不是新丁。大家广为熟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刘欢和“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在一个巨型的蓝色地球上唱响了北京奥运会会歌——《我和你》,吊着威亚在地球上或奔跑或行走的一群演员部分就来自塔沟武校。
78米高空4块超大帆屏 《白云之帆》或成威亚表演之最
碰伤、擦伤,这些普通人看来并不十分严重的状况,在78米的高空中发生,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教练梁华伟介绍:“在组合画面的过程中,每个画面瞬间转换不过几秒或者十几秒时间,高空中吊着威亚的学员们行进的速度非常快,而且荡位也很大。有些动作要求学员用力蹬帆屏然后荡出去,有的荡出去后还要在空中做好几个空翻动作,如果上下配合不默契,就会与帆屏或者其他人发生碰撞,轻则瘀青、流血,重则受伤缝针。”
来自四川达州的17岁少年谭周威,10月19日晚上节目联排从高空腾跃落下时,下巴碰到帆屏上,瞬间上衣的左半部全被染红了,但他一声不吭,表演结束后才告知别人。他说当时想着坚持把后面的动作做完才行,如果一个人停下来,后面的画面就不完美了。结束后谭周威到医院缝了六针,第二天晚上接着参加彩排,一直没休息过。时隔两个礼拜,当记者在海心沙见到他时,下巴伤口虽然已经拆线,但说起话来还是很困难,让人不由得为这个17岁的少年揪心,两个礼拜不说话也许可以,饭却不能不吃,不知他经受了怎样的困难和考验。
15个月艰苦训练 钢铁纪律打造完美亚运演出
从2009年8月接到演出任务开始,塔沟武校3万学员就展开了日以继夜的训练,最终选拔出1640人。2010年7月开始,这1640名塔沟武校的学员又从河南转战到广州进行适应性训练,截止目前已经三个多月了。
教练李程浩介绍,选拨的时候恐高的学员肯定是被淘汰的,除此之外,个头、重量也是重要的选拨标准之一。个头太小,影响画面美观,因为观众与LED大屏幕之间的距离超过100米,个头太小会让观众看不清楚。个头不能太小的同时,体重又不能太重,因为太重会让下面的操作手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因此在LED大屏幕前表演的学员一般都是身高165cm—170cm左右,体重50kg—60kg。
在河南的时候,塔沟武校就搭建了一个架子,模拟广州的LED大帆屏,高度大概是60多米左右,然后学员们每天就在架子上训练,因为只有一个架子,180名空中表演人员几乎没有合练的机会,只能排队轮流上去练习。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揭秘开幕式:世界最高难度威亚表演—白云之帆
Tziiny92010-11-09 14:04:21 发表
2010年7月,塔沟武校成为最早一批来到海心沙的演职人员,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特别珍惜能在现场合练的机会,每天都是早中晚一天三练,后来海心沙的演职人员逐渐增多,排演场地繁忙,《白云之帆》因为是在LED大屏幕前表演,需要灯光配合才能形成比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所以就改为一天一练,训练时间调整为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最晚的时候会一直练到凌晨3点。
河南少年感受广州热度 一顿十个馒头保证体力
俗话说“食在广州”,作为著名的美食之都,广州的特色食物花样繁多,口味被广为称道,不过来自塔沟武校的少年们却对此皱起了眉头。
虽然1640名少年并非全都是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但在塔沟武校学习多年,让他们的口味普遍偏重于北方的面食。馒头、面条是他们的最爱,南方人喜食的米饭,以及口味清淡的粤菜让他们觉得非常不习惯。“刚来广州吃了几顿粤菜,感觉没两三个小时就又饿了。”吃不饱和口味不对让武校的老师们一早有所准备,他们特意从河南带来了厨师,每天变换着花样给学员们准备伙食,学员们终于可以在每天艰苦的训练后享受对胃的午餐晚餐。有教练告诉记者,很多学员一顿可以吃下十个馒头,可见他们每日训练强度之高,体力消耗之大。
操作手每天来回20公里 四天跑烂一双球鞋
15个月,10800个小时,日以继夜的艰苦训练,这些武校少年们经历了数不清的酸甜苦辣。亚运会倒计时12天,当记者询问这群摩拳擦掌,即将登上亚运大舞台的少年们,“这15个月以来,最让你感动的人或者事是什么?”和曹凯一起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的柳新东却给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最让我感动的是地面上一千多名操作手。”
“为了表演好《白云之帆》这个节目,我们训练的时间非常长,下面的操作手就要拉着威亚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跑,一天下来每个人至少要跑20公里,在河南训练的时候,地面没有铺砖,全是泥土,一下雨就变成泥浆,地面的操作手几乎是每拉四天就要坏一双鞋,加上中间休息时间也不长,很多人累得教练一说休息,就瘫在泥浆里面了,一方面是因为太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约休息时间,一天下来整个人跟泥猴儿似的,我在上面看着他们那么辛苦,心里其实挺难受的。”
露不露脸不重要 最大愿望是看看自己的演出
距离亚运会开幕还有不到两周的时间,多次预演和彩排,让不少人已经对《白云之帆》所营造的炫目效果感到惊叹,但你们一定想象不到,LED大帆屏上的180人自己还没有看到过一次,因为亚运会开幕之前,禁止对预演和彩排效果进行摄像,所以他们至今还不知道自己到底为广州亚运会奉献了多么精彩的表演。
“真的没看见过吗?”
“真的没看见过。”
“那你想象中觉得好不好呢?”
“肯定非常好。”
“为什么?”
“因为在好几次预演和彩排的时候,我都能听见下面如雷般的掌声。”
“78米的高空中?”
“是的,78米的高空中,我能听得见。”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