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裕廊,而裕廊人的心中只有一个裕廊岛。
走在如花园般的裕廊工业园,在裕廊集团(JTC)42年的历史中,它有着一项辉煌的纪录——建设了7000公顷的工业园区和超过400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现在,它还掌管着39个工业园和专业园区的建设,总共为近7000家本地公司及外国公司提供办公场所。
裕廊集团,新加坡最大的高级工业园和商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和管理商。1961年,裕廊开始作为现代工业区规划建设,1968年作为政府代理人的裕廊集团成立。
延展到裕廊岛之外的世界中,新加坡在实施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海外开发进程中,“裕廊模式”得到普遍复制并在诸多区域获得成功,如苏州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国际科技园、菲律宾卡梅尔第二工业园、越南新加坡工业园。
适时的战略转型
新加坡2009年经济增长率为-2.1%,201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增率分别为16.9%、18.8%,新加坡政府8月底预计该国全年经济增速可为13%-15%。
“裕廊工业园产值占新加坡GDP的20%以上,对国民经济影响如泰山之重。”JTC助理总裁陈定光举例,2009年裕廊工业园石油化工产值为570亿新元,电子产值为640亿新元,各占整个新加坡的制造业的40%比例,更遑论就业方面的贡献。
根据新加坡政府公布的2010年长期战略发展计划,电子、石油化工、生命科学、工程、物流、新能源等9个部门被列为奖励投资领域。此中,绝大部分比例要落子于裕廊集团规划棋盘之上。
陈定光坦言,在过去的近50年中,裕廊工业园始终根据世界的科技知识、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方向和发展思路,“所以现在也是JTC变革的时候”。为保持新加坡经济工业的发展,裕廊集团会新建新的工业区、工业厂房,吸引更新的产业入驻,以保证新加坡经济的活力。
依靠如此的世界经济及新科技追踪,规划自1961年的裕廊工业园,在数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成功完成了工业园区的转型与再造,从1961-1979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阶段,转至1980-1989年的技术与资本主导阶段,最终自1990年以来立足于现今的知识经济主导阶段,裕廊集团让裕廊工业园的产业升级始终不落人后。
裕廊工业园区采取公司总部统一招商策略,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重点引入三类企业:战略性公司、技术创新型公司、公司的重要部门如拥有最复杂、先进的生产技术部门。
如今,裕廊集团正在进行战略转型。陈定光坦言,奥巴马468亿美元的新能源经济计划给其触动颇大,故此裕廊集团在新能源产业项目方面会有特殊的安排,将其抬高到转变裕廊工业园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并在水资源循环、环境治理等能源再生领域有更多招商及科研计划。陈定光说,裕廊集团正在寻找更多的新能源产业机会。
布局中国市场
至目前为止,裕廊国际已经在中国30多个城市共完成了230多个项目。在大型项目方面,裕廊集团正积极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同时广东揭阳大南海国际石化综合工业园已委托新加坡裕廊设计公司进行总体规划。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产业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陆险峰认为,“裕廊模式”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其“软环境”的成功,解决了软硬设施的辩证关系。而在“软环境”的建设,则是中国众多工业园所缺失的地方。
回复该发言
裕廊集团的中国机会
2 回复:裕廊集团的中国机会
lezhixianxl2010-11-09 14:10:29 发表
事实上,裕廊集团与中国的互动,不仅是参与到中国大大小小的项目上,同时亦有支持中国企业到新加坡投资的努力。如华能集团在收购的大士能源100%的股权后,已在裕廊岛破土兴建投资20亿新加坡元的登布苏热电多联产项目。
“除了华能,还有中国石化也过来了,计划在裕廊建设一个大型的炼化基地。”陈定光说,裕廊工业园区欢迎所有的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化工和能源则更佳,“不会区别对待民营或国有,都会一视同仁。”
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则认为,新加坡是沟通东西方的商业枢纽,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新加坡亦与美国、日本、印度等近20个国家签署了FTA,借道新加坡,这对中国企业开展与国际和区域间的商贸往来非常便利。
回复该发言
“除了华能,还有中国石化也过来了,计划在裕廊建设一个大型的炼化基地。”陈定光说,裕廊工业园区欢迎所有的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化工和能源则更佳,“不会区别对待民营或国有,都会一视同仁。”
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郭万达则认为,新加坡是沟通东西方的商业枢纽,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新加坡亦与美国、日本、印度等近20个国家签署了FTA,借道新加坡,这对中国企业开展与国际和区域间的商贸往来非常便利。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