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近日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依照《通知》,至今年12月31日,商业银行必须清退保险公司派驻其网点的的销售人员,每家网点合作的保险公司原则上不得超过3家。
多位业内人士向网易财经表示,《通知》颁布后,中小险企或要重新洗牌、业务结构转型也将面临大考,而银保深度合作的热情或再度高涨。
期缴业务受影响最大
某排名前三的合资寿险公司副负责人向网易财经表示,从短期看,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比保费更主要的,是险企正在进行的业务结构转型将面临巨大的考验,期缴保费的增长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据悉,险企的业务结构转型始于08年,按照保监会的要求,各寿险公司要加大保障型产品的比重,同时要加大期缴保费所占比重,以更好提高公司的内含价值。
前述负责人指出,取消驻点销售,对期缴保费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因为期缴保费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产品,银行的理财经理即使经过了培训,也很难对其完全掌握和理解,并且限于时间和精力,很难向客户详解并销售复杂期缴产品。
平安证券发布报告指出,如果不允许驻点销售,目前各公司如火如荼的银保期缴发展进程势必受挫,银保渠道的利发展银保期润率一直不高,近年来各公司大力交业务使得银保的新业务价值不断改善,新规定的执行会使得银保期缴占比下降、公司新业务价值增速放缓。
某中型保险公司市场部人员亦表示,期缴业务多由保险公司驻点人员销售,目前的业务转型刚刚有所起色,若取消驻点销售,简单又快捷的趸交险种比重将会再度提升。
中小保险困局
短期看,全行业的保费收入肯定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据中信证券估计,目前银保市场上约有30%-50%的银保趸缴产品和60%以上的银保期缴产品是通过银保专管员驻点销售,叫停驻点销售将极大冲击银保规模的增长。
按照国信证券的统计,今年前10月银保在总保费中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太保58%、国寿52%、平安17%,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受影响的程度与银保在总保费中占比正相关。
“其实大公司还好,毕竟有品牌等资源优势,银行不会轻易放弃,真正受到严重冲击的是原本就议价能力不高的小公司”,某保险行业分析师向网易财经直陈。
招行副行长张光华今日向网易财经指出,《通知》下发后,该行银保合作的策略和方式肯定会做出调整。
某大行机构金融部总经理更是直言,在网点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肯定是更倾向于资金雄厚、品牌优势明显的大公司来合作,而一些相对不太知名的公司的产品,估计要放到一些次核心地区的网点先做试验,看市场反应再做决定。
平安证券指出,新规定下每个“网点”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但中小保险公司由于品牌、资金、渠道的关系,会受到一定的冲击。
国信证券亦认为,“1 对3”的合作方式提高了银保准入门槛,小公司由于规模小、培训实力不强,预计将受到更大冲击,而国寿、平安、太保、泰康、新华、人保寿险、太平等具有规模和品牌优势的公司有望提高市场份额。
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来自监管部门的态度更加坚决,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近日曾表示,现在的原则是保护客户利益至上,要不就别做。
银行保险深度合作综合金融优势将显现
按照国信证券的分析,此次银保新规受影响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太保国寿和平安,而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关系密切(如股权关系)的公司优势将逐步显现。
分析人士指出,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均已拥有自己绝对控股的保险公司,在客户选择上肯定会有所倾斜,而平安、光大的综合金融优势将有更大的体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