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此前鼓吹数年的搜狐(SOHU)矩阵,张朝阳称“再造搜狐”同样将从多面入手,强调多元化战略组合。具体说分为四个领域:游戏、搜索、视频、web2.0。游戏主要为子公司畅游(CYOU)旗下游戏,搜索为搜狗旗下产品(包括搜狗输入法、拼音、浏览器),视频为搜狐视频,而web2.0则分为搜狐微博、SNS白社会等。
虽然张朝阳声称对web2.0情有独钟,搜狐也在此方面一直在努力,但从未有建树。1999年搜狐收购红极一时的Chinaren,却在人人网、开心网等掀起的SNS浪潮下步入老年;2009年6月,搜狐推出主打社交网络的产品白社会,目标为中国Facebook,但品牌知名度却排在中国SNS前5名之后;而微博则明显属于起步太晚,与新浪(SINA)相比远不在同一量级。
此次再造搜狐,张朝阳将Web2.0当做重要战场,将微博摆在“再造搜狐战略最高位置”,并亲自出马抓微博,可见其对微博的重视程度。与此战略相配合,搜狐8月28日发布内部邮件,宣布调整组织结构,将博客、微博、白社会及Chinaren全部由吴滔负责,而吴滔则直接给张朝阳汇报。
“微博是爆发型的产品,比游戏更可怕,但目前垄断还没有形成,我们有很大的机会”,张朝阳称。在宣传与战略推出的同时,搜狐开始组建团队,并计划投入“不封顶”资金,向新浪微博宣战。
微博战场赢家通吃 搜狐赶超机会渺茫
互联网大佬们在微博领域的跑马圈地开始于2009年下半年。2009年7月,饭否、叽歪等独立微博网站被关停;2009年8月,门户网站之一的新浪率先推出微博,通过微博名人效应迅速聚拢大量人气;2009年11月,百度(BIDU)推出类似微博产品“i贴吧”;2010年3月,网易(NTES)开通微博;2010年4月,搜狐与腾讯微博开通。以下将搜狐微博与行业老大新浪微博做一对比:
1.从竞争格局来看,新浪微博由于布局早赢得先发优势,加上举全公司之力全力推广,很快坐上微博老大地位。在用户规模与信息数量上,新浪微博可用一骑绝尘来形容。据新浪《微博白皮书》,截至今年7月,新浪已有上千万注册用户、企业,以及2万已认证名人微博,每天产生消息量300万条,一个月即有9000万条,其微博月覆盖人数占据全国近五成的份额。相比之下,张朝阳称“搜狐微博的规模令人羞于启齿”。

(据谷歌(GOOG)趋势搜索统计,在过去12个月中,新浪微博搜索量指数为1,而搜狐仅为0.04,在四大门户中排名最后)
2.从竞争优劣势来看,新浪微博已建立起宽广的护城河。这种护城河体现在新浪已拥有大批优良的微博写主(包括无数名人微博),而且这些写主已与其他写主或关注者结成牢固关系链条。搜狐可以通过私人交情、巨额金钱拉走个别人,但是无法整体移动他们的用户关系。微博本身的高交互性,也使得微博写作者很难在不同微博均进行有效互动,这使得“同步微博”这一操作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在新浪开博的名人,假如他/她已在新浪微博生根,并拥有可观粉丝,那么即使他/她决定同时在搜狐同步微博,微博效果会大打折扣。
在web1.0时代,搜狐还可以采取贴身盯防战略,靠复制产品功能、挖编辑、抢购外部资源与新浪进行竞争;但到web2.0时代,搜狐微博即使可以通过私人交情、巨额金钱拉走个别人,但是无法整体移动他们的用户关系。竞争难度产生质的飞跃。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