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波:学生为啥不能提前修满学分
1 胡建波:学生为啥不能提前修满学分
xiez20092010-11-10 14:37:21 发表
资料图:胡建波
人物介绍: 胡建波生于1963年10月,民盟,研究生,教授,现任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兼校长,四川天一学院董事长。
网易教育论坛供稿:几天前,有学生在我博客上留言:“请问院长,是不是只要修完学分就可以毕业了?我很想早点毕业!”对着电脑屏幕,老胡一下子有些懵,不知道该如何回复是好。
看到欧亚有这样想自主安排学业的学生,老胡甚感欣慰,但学校目前的教学制度却无法满足他的愿望。想到学生那失望的眼神,作为院长,难免有些沮丧,更何况老胡还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很客户导向的院长。
实际上提前毕业只是一种情况,还有的学生想延迟毕业。这两种实际需求的实现,背后都需要基于完全学分制的弹性学制作为制度保障。
学分制对于大学生而言那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在灵活的学制下,学生可以选择全日制,也可以在非全日制学习中完成学业;可以多选一些课程提前修满学分从而提前毕业,也可以选择轻松一些的学习方式,少选一些课,多上几年学,延长或推迟毕业。此外,过去那些因为经济原因而中途辍学的贫困生,在弹性学制下也可以中止学习去打工挣取学费,然后再回校继续完成学业,甚至也可以提前就业,半工半读。
所以,弹性学制能够增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和安排学习生活的自主空间。它的灵活性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全方位的教育需求,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一个好的大学教育过程本就应该适应学生的各种特点,提高学生的选择性和教学制度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自主调整、选择学科专业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成为学习过程主动的参与者。
在国外,学生进入高校后,有不少是不分专业的,学生可以依赖学分制和选课平台自主地选择学科、选择课程、选择老师、甚至选择学习时间。而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也特别多,为学生创造了极大的自由度。
同样,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也是西方国家能够办出发达高职教育的重要制度保障。例如,实行“双元制”的德国,每一类职业学校都并非一种学制,同一专业学制有两年、三年、三年半的。新西兰的职业学校学制也是长短不一,教学安排有全日制、半日制、部分时间制。英、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存在类似情况,职校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往往按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没有年龄和时间限制。
然而,这样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大学却很难得到实施。据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博士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校就已经开始了对学分制的探索和实践,学生如果拿到足够的学分,理论上就可以提前毕业。但实际上,目前国内很少有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
我们欧亚学院的情况也很类似,在“以学生满意为本”的办学理念下,倡导学分制已经好几年了,但总是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究其原因,老胡认为跟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跟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制度有关。中国的大学多由政府举办,在集中控制、纵向分级领导和行政计划的体制下,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未得到落实,从招生到专业设置均由制度说了算,与学分制直接相关的教学管理权自然也是缺失的,所以大学在学籍授予、学分制收费方式和标准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空间,与之相关的“课程开设、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课时”等问题也要被基于传统的评估标准所约束,根据学生和市场需求进行快速更新的风险很高。
回复该发言
资料图:胡建波
人物介绍: 胡建波生于1963年10月,民盟,研究生,教授,现任西安欧亚学院董事长兼校长,四川天一学院董事长。
网易教育论坛供稿:几天前,有学生在我博客上留言:“请问院长,是不是只要修完学分就可以毕业了?我很想早点毕业!”对着电脑屏幕,老胡一下子有些懵,不知道该如何回复是好。
看到欧亚有这样想自主安排学业的学生,老胡甚感欣慰,但学校目前的教学制度却无法满足他的愿望。想到学生那失望的眼神,作为院长,难免有些沮丧,更何况老胡还一直说自己是一个很客户导向的院长。
实际上提前毕业只是一种情况,还有的学生想延迟毕业。这两种实际需求的实现,背后都需要基于完全学分制的弹性学制作为制度保障。
学分制对于大学生而言那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在灵活的学制下,学生可以选择全日制,也可以在非全日制学习中完成学业;可以多选一些课程提前修满学分从而提前毕业,也可以选择轻松一些的学习方式,少选一些课,多上几年学,延长或推迟毕业。此外,过去那些因为经济原因而中途辍学的贫困生,在弹性学制下也可以中止学习去打工挣取学费,然后再回校继续完成学业,甚至也可以提前就业,半工半读。
所以,弹性学制能够增加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和安排学习生活的自主空间。它的灵活性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全方位的教育需求,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一个好的大学教育过程本就应该适应学生的各种特点,提高学生的选择性和教学制度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自主调整、选择学科专业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成为学习过程主动的参与者。
在国外,学生进入高校后,有不少是不分专业的,学生可以依赖学分制和选课平台自主地选择学科、选择课程、选择老师、甚至选择学习时间。而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也特别多,为学生创造了极大的自由度。
同样,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也是西方国家能够办出发达高职教育的重要制度保障。例如,实行“双元制”的德国,每一类职业学校都并非一种学制,同一专业学制有两年、三年、三年半的。新西兰的职业学校学制也是长短不一,教学安排有全日制、半日制、部分时间制。英、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也存在类似情况,职校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往往按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没有年龄和时间限制。
然而,这样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大学却很难得到实施。据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博士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校就已经开始了对学分制的探索和实践,学生如果拿到足够的学分,理论上就可以提前毕业。但实际上,目前国内很少有高校实行完全学分制。
我们欧亚学院的情况也很类似,在“以学生满意为本”的办学理念下,倡导学分制已经好几年了,但总是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究其原因,老胡认为跟三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跟我们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制度有关。中国的大学多由政府举办,在集中控制、纵向分级领导和行政计划的体制下,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未得到落实,从招生到专业设置均由制度说了算,与学分制直接相关的教学管理权自然也是缺失的,所以大学在学籍授予、学分制收费方式和标准等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空间,与之相关的“课程开设、课程名称、课程内容、课时”等问题也要被基于传统的评估标准所约束,根据学生和市场需求进行快速更新的风险很高。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胡建波:学生为啥不能提前修满学分
xiez20092010-11-10 14:37:21 发表
跟大学的办学哲学有关。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基于学生需求来办学的指导思想。而消费者理念这恰恰是我们的大学长期以来所欠缺的。传统高校处在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里,通常都是具有持续不断的资源供给的低风险组织,所以无须过多关注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而是“我卖什么菜你吃什么菜”,不允许“点菜”。它们只要按部就班地招生,然后按照多年不变的固定模式给学生授课,几年之后就可以理所当然并心安理得地把学生们送出校园了。
跟大学的资源约束及管理水平限制有关。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就必须有足够丰富的课程和教师资源可供学生选择,同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情况更加复杂,学生流动加快,学籍变动频繁,这些变化必然增加教学、学生、财务、后勤等各方面的管理和服务难度。而我们国内大学的实际情况多是必修课程特别多、选修课程有限、师资力量跟不上,校内资源和管理水平根本无法满足完全学分制的要求。从这点来说,实际上我们国内的大学也并非完全是不关注学生,因为客户导向需要很多基础和条件,做起来并不容易,往往是有心无力。
可见,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对学生好处多多,但对大学却是个头疼和麻烦的事情。难怪我国的大学在完全学分制面前没有太大的作为。
也可见,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和实施,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系统和综合改革。要以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前提,以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突破口,把受教育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的满足作为落脚点,实现高等教育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的转变。
不过,学分制要做好虽然不容易,也不是仅靠学校就能完成的事情,但欧亚学院一直未停止这方面的努力。去年,我们邀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现行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进行诊断,完成了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初步形成了通识课程体系架构。今年,我们正在对实施全面学分制进行论证和调研,正在进行的工作包括:搭建公共数据平台、增加选修课比例、组建新课程研发项目小组、试点小学期制等。这些工作预示着欧亚学院越来越具备早日实施学分制的条件。我们的目标就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改革,建立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的教与学平台,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学习进程提供资源支持和机制保证。
思考至此,老胡大概知道该怎么去回复博客上的学生留言了,心里也稍感宽慰了些。虽然这位同学的愿望现在无法得到满足,但是我相信以后有类似愿望的同学就用不着再感到失望了。其实我们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逻辑不也正是这样,在发展中逐步走向完善与完美么。
回复该发言
跟大学的资源约束及管理水平限制有关。实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就必须有足够丰富的课程和教师资源可供学生选择,同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情况更加复杂,学生流动加快,学籍变动频繁,这些变化必然增加教学、学生、财务、后勤等各方面的管理和服务难度。而我们国内大学的实际情况多是必修课程特别多、选修课程有限、师资力量跟不上,校内资源和管理水平根本无法满足完全学分制的要求。从这点来说,实际上我们国内的大学也并非完全是不关注学生,因为客户导向需要很多基础和条件,做起来并不容易,往往是有心无力。
可见,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对学生好处多多,但对大学却是个头疼和麻烦的事情。难怪我国的大学在完全学分制面前没有太大的作为。
也可见,完全学分制的推行和实施,必须依赖于高等教育领域的系统和综合改革。要以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前提,以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突破口,把受教育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的满足作为落脚点,实现高等教育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的转变。
不过,学分制要做好虽然不容易,也不是仅靠学校就能完成的事情,但欧亚学院一直未停止这方面的努力。去年,我们邀请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现行通识教育课程平台进行诊断,完成了通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初步形成了通识课程体系架构。今年,我们正在对实施全面学分制进行论证和调研,正在进行的工作包括:搭建公共数据平台、增加选修课比例、组建新课程研发项目小组、试点小学期制等。这些工作预示着欧亚学院越来越具备早日实施学分制的条件。我们的目标就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学分制与弹性学制改革,建立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的教与学平台,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学习进程提供资源支持和机制保证。
思考至此,老胡大概知道该怎么去回复博客上的学生留言了,心里也稍感宽慰了些。虽然这位同学的愿望现在无法得到满足,但是我相信以后有类似愿望的同学就用不着再感到失望了。其实我们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逻辑不也正是这样,在发展中逐步走向完善与完美么。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