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卸下总经理的担子之后,王石似乎不是在登山,就是在去登山的路上。在过去十二年间,他攀登了七大洲的最高峰,还徒步走过了南北两极的极点。在很多人看来,身为万科董事会主席的王石总显得与其他中国房地产商格格不入。
万科的员工们并不这么认为。随便访问一个员工,他往往会告诉你,王石更多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企业责任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但王石并非天生的环保爱好者。他从不讳言,自己和万科对于环保的追求,是在对自身爱好和企业竞争力探索中形成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可以实现统一。
这常常会让人们想到市场经济祖师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那段经典名言:“我们能够获得晚餐,并不是因为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或许,这段话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最近房地产行业的潮流正在变为绿色。
王石的哥本哈根宣言
现在王石完全可以用两秒钟介绍完自己的公司:全球最大的房地产企业。因为截至10月底万科今年已经累计实现销售金额869.3亿元。但在两三年前,王石向外国人介绍万科时,使用的语言还是“中国一家受尊敬的住宅地产开发商”。
王石还是有些“沾沾自喜”的,也许所有万科的员工都难以回避成功带来的眩晕感。但王石在地产界沉浮多年后才开始意识到,他和他的万科集团将在世人的瞩目中,去履行更加崇高的使命,成功到达千亿关口仅仅是王石通往下一个目标的中转站。相对于销售目标,万科的住宅产业化实践依然任重而道远。
此前的2009年12月8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开幕第二天,王石代表中国企业家宣读了《中国企业家哥本哈根宣言》,承诺将支持中国政府提出的在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排目标。
万科对战略环境趋势的判断是,有两个大的趋势。一方面是在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行业前景持续看好;另一方面是进入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之后,低碳经济成为国际大趋势,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都将在重新划定的减排指标压力下承担责任,出台政策措施,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提供尽量环保的产品,而如果不早做筹谋,届时将陷入被动局面。
万科并不掩盖其中的意图。王石坦言,万科一直提倡的住宅产业化以及绿色建筑,也是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的。这一切都是出自公司战略的考虑,只不过切合了大趋势。“无论从企业发展还是从政府规范方面,都必须这样做。如果等到政府限制的时候,消费者转而接受绿色产品的时候,万科再转也来不及了。”
还有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全球的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全球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于建筑物,包括空调和暖气等人类在使用建筑物时的能耗。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推进节能减排,寻求和探索低碳、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将成为地产开发商的必然议题。
王石在体育方面的特长不言而喻,从47岁开始到现在,除了登山,王石还喜好滑翔、赛艇等。王石说,不喜欢借助机械动力的运动项目,而滑翔和赛艇是借助风力、重力等自然力,自己有种驾驭感。这种性格也恰恰是万科的风格——顺势而为。
2009年12月15日,刚从哥本哈根回国的王石就在北京市住宅产业化示范工程入住典礼现场公开表示:万科将分三个角度逐步实现“绿色建筑产业化”,即住房精装修、住宅产业化和绿色住宅与科技。
回复该发言
尊重与反思:绿色潮流中的万科
2 回复:尊重与反思:绿色潮流中的万科
Tziiny92010-11-11 02:45:37 发表
尤其是在工业化住宅方面的努力,是万科低碳绿色建筑研究与创新的一个主线。王石坚信住宅产业化的春天就要到来。工业化住宅普及的前景,不仅意味着建筑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及规模经济效应带来的成本节省,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带来了水、木材、煤炭等资源消耗的减少,仅能耗一项就比传统施工方式降低20%至30%。
实际上,万科为未来的行业变化已经做好了技术储备,目前万科正在推动一项颠覆性的创新,万科在数年前就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战略。王石称,万科目前的住宅产业化率已达到15%,明年准备达到30%,到2014年可能全部实现产业化生产。
103万度电与零碳排放
住宅产业化就是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物耗。通过在工厂生产修建住宅所需的部件模块,然后运到工地搭建,住宅产业化可以改变传统施工方法,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木材使用量。
万科从2003年开始尝试工业化住宅模式,将建筑尽量分解为梁柱、楼板、墙壁等等若干份标准化的部件,在工厂里预制之后,再搬运到工地拼装起来。工业化住宅模式在中国内地才刚刚起步,但是在日本、美国、欧洲乃至香港地区早已走向成熟和普遍。
王石提出万科“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时,当时地产界多有质疑,觉得现阶段企业无法承担工业化的过高成本。之后,万科推行住宅产业化也并非一帆风顺。然而,王石一直坚定地认为:住宅产业化将是万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万科研究和实践工业化住宅,以实际项目为原型建立试验楼,并最终推广至实际的工程项目。隐藏在上海新里程项目20、21号楼内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除梁柱和少量现浇楼板外,其余外墙板、楼梯、阳台和楼板均为工业化构件,预制率为36.8%。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对上海新里程项目进行了建筑能效评估,与未采取节能措施的住宅建筑相比,在正常居住使用过程中,全年可节电638281千瓦时,折合标准煤225.9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1.33吨,节能率超过60%。这两栋楼也因此得到美国建筑能效评估体系(RESNET)认可并授权颁发的能效证书。
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的万科工业化住宅研究基地4号实验楼,看上去并不起眼,但自建成以来,该基地已经接待了324批次的来访者,2007年11月被原建设部授予企业联盟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万科的做法是,使4号实验楼的建造方式显著降低了对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并显著提高了建筑品质。保温、隔热的综合设计将建筑综合节能率提升至65%,VSI体系使得设备的可维护性更强,并具备更换和改造的可能性。作为万科工业化技术平台的成果呈现,在4号实验楼中系统应用的这些技术,大部分已经可以直接被规模化推广。
零碳排放住宅代表着万科对绿色建筑的前沿探索。万科城四期中最特殊的,是一幢正在建设的2层小楼,这就是万科的首个零碳排放住宅。实验计算得出小区每年可节电103万度。该项目被评为“2007中国建筑节能年度代表工程”,成为中国绿色建筑的标杆之一。
更值得称道的还是万科总部所在地——万科中心。王石在《徘徊的灵魂》里称“它像一只生物,立面表皮是‘会唿吸’的半透明强化轻质碳纤维组成物;每个方向的墙面都经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计算,来控制百叶的开关和角度,保证采光和温度,相对同类型建筑节能75%。建筑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但并非什么特别的高科技产品”。
万科中心的另一奇特之处在于没有围墙。建筑地下两层与地上六层之间十至十五米的空间被设计成一个公共的开放空间,“即使流浪汉晚上想在那里过夜也没有问题”。在万科总部楼下,经常会有周围居民散步。“有一次,还有一位老太太问我是不是王石。”
回复该发言
实际上,万科为未来的行业变化已经做好了技术储备,目前万科正在推动一项颠覆性的创新,万科在数年前就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战略。王石称,万科目前的住宅产业化率已达到15%,明年准备达到30%,到2014年可能全部实现产业化生产。
103万度电与零碳排放
住宅产业化就是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物耗。通过在工厂生产修建住宅所需的部件模块,然后运到工地搭建,住宅产业化可以改变传统施工方法,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木材使用量。
万科从2003年开始尝试工业化住宅模式,将建筑尽量分解为梁柱、楼板、墙壁等等若干份标准化的部件,在工厂里预制之后,再搬运到工地拼装起来。工业化住宅模式在中国内地才刚刚起步,但是在日本、美国、欧洲乃至香港地区早已走向成熟和普遍。
王石提出万科“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时,当时地产界多有质疑,觉得现阶段企业无法承担工业化的过高成本。之后,万科推行住宅产业化也并非一帆风顺。然而,王石一直坚定地认为:住宅产业化将是万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万科研究和实践工业化住宅,以实际项目为原型建立试验楼,并最终推广至实际的工程项目。隐藏在上海新里程项目20、21号楼内的框架剪力墙结构,除梁柱和少量现浇楼板外,其余外墙板、楼梯、阳台和楼板均为工业化构件,预制率为36.8%。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对上海新里程项目进行了建筑能效评估,与未采取节能措施的住宅建筑相比,在正常居住使用过程中,全年可节电638281千瓦时,折合标准煤225.9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1.33吨,节能率超过60%。这两栋楼也因此得到美国建筑能效评估体系(RESNET)认可并授权颁发的能效证书。
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的万科工业化住宅研究基地4号实验楼,看上去并不起眼,但自建成以来,该基地已经接待了324批次的来访者,2007年11月被原建设部授予企业联盟型“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万科的做法是,使4号实验楼的建造方式显著降低了对各种资源、能源的消耗,并显著提高了建筑品质。保温、隔热的综合设计将建筑综合节能率提升至65%,VSI体系使得设备的可维护性更强,并具备更换和改造的可能性。作为万科工业化技术平台的成果呈现,在4号实验楼中系统应用的这些技术,大部分已经可以直接被规模化推广。
零碳排放住宅代表着万科对绿色建筑的前沿探索。万科城四期中最特殊的,是一幢正在建设的2层小楼,这就是万科的首个零碳排放住宅。实验计算得出小区每年可节电103万度。该项目被评为“2007中国建筑节能年度代表工程”,成为中国绿色建筑的标杆之一。
更值得称道的还是万科总部所在地——万科中心。王石在《徘徊的灵魂》里称“它像一只生物,立面表皮是‘会唿吸’的半透明强化轻质碳纤维组成物;每个方向的墙面都经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计算,来控制百叶的开关和角度,保证采光和温度,相对同类型建筑节能75%。建筑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但并非什么特别的高科技产品”。
万科中心的另一奇特之处在于没有围墙。建筑地下两层与地上六层之间十至十五米的空间被设计成一个公共的开放空间,“即使流浪汉晚上想在那里过夜也没有问题”。在万科总部楼下,经常会有周围居民散步。“有一次,还有一位老太太问我是不是王石。”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