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国家公墓
英国伦敦近来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当地墓园爆满,已容不下“后来者”了。市政府不得已,只好劝导民众使用“二手”墓地,否则人们很可能会面临“死无葬身之所”的困境。
经济不景气让民众都喜欢捡便宜,二手用品物美价廉成了大家的最爱,不过死后葬在“二手”墓地,你能接受吗?这片绿草如荫的美丽地方是伦敦一处墓园,走进去一看,真的是非常拥挤,墓碑一个挨一个,前后左右几乎紧贴在一起。事实上在伦敦,所有墓园都面临墓地不够使用的困境。伦敦市立墓园管理处的博克斯说:“空间不够用,是因为我们不能重复使用墓地。”

英国人认为墓地是往生者的永恒住所,就和家一样神圣不可侵犯,有些墓地甚至存在了两千多年。如此一来,由于墓地有限,逝者不断增加,墓地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逼着英国政府想办法。
墓园管理者在这些几乎已经废弃的墓地树立公告,并联络逝者家属,两年后如果仍无法和家属取得联系,那墓地将重新启用,原先的往生者被安置在下层,后来的则在上面,两者至少相隔60厘米以上。至于墓碑也是两面使用,把占用空间降到最低。虽然政府这么做是为大家着想,但要说服英国民众接受这样的新埋葬方案,恐怕还需要一些时间。

英国国家公墓
在英国,墓地常常被称为宁静的历史。整个英国目前约有2000万个墓地,其中有800万个位于英格兰地区,这些长年静悄悄地坐落在城镇不同角落的亡者安息地不仅为生者提供了悼念追思的场地,也让路人了解到了许多英国人过去的故事。
墓园常建在城市中心
秉承基督教的传统,英国人喜欢将墓地修建在离自己生活区域不远的地方,可以是身边教堂的后院,也可以是在临近住所的街心花园里。无论走在英国哪一座城市,都能看到市中心很多公园绿地里有着大大小小的墓碑,这里通常安葬的都是曾在当地生活过的居民。

英国海格特公墓——马克思墓地
每一个亡者的墓地大概在两平方米以内,有些墓碑有各种艺术造型,有些则是简单的青石质地,墓碑上镌刻着亡者的姓名、去世时间、原因以及家人简短的悼念之词。在很多墓地附近还会有一些公共长椅,一般都是亡者的家属花钱买下用来纪念去世的亲友。在长椅上,他们会镶嵌一些刻着长长悼念文句的铜板,即使是久经风雨也很难被磨平。
对于绝大多数英国人来说,来墓地走走是很平常的事情。无论是在阳光明媚的午后,还是在小雨霏霏的傍晚,总能看到人们在其间漫步,有时还停下来静静默读墓碑上的文字,此情此景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时空的生命在互吐心声。

俄罗斯墓地雕塑精美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