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宛羊 摄影/linus 化妆/zing 造型/titi kwan 服装提供/céline
时隔五年重新出现在演唱会舞台上的王菲,依旧寡言,但在台下,她却通过一个名叫“veggie”的微博账号拉近了与人们的距离。
王菲用各种流行的网络用语和可爱的表达方式,让人们看到了她向来不太习惯在公众面前展示的真实一面。
下一站五棵松,有去看天后王菲演唱会的请在五棵松站下车。”
地铁广播响起,拥挤的人群像一团云,飘出了站台。等到云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黑压压笼罩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的上方,夜幕降临,王菲演唱会正式开始。
还是那个王菲,身着白衣,从一片冷色的银色树林里走出来,直接开嗓。她依旧寡言,一首接一首,甚至吝惜于一声问候,似乎消失的5年时间,不过就是昨天。
这是人们所熟悉的王菲,只是坐在台下的很多歌迷,如今内心和她共同拥有了一个“小秘密”。人们心照不宣地注视着她的每一个小动作,再联系起那个隐藏在一部手机、一台电脑之后的她,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面容,突然间变得生动起来。
“空中的盆友,你们好不?”11月5日晚,王菲复出后的第四场演唱会正在进行中。她依旧不发一言,唱了快一个小时后,她下台换妆。不过,就在短短30秒的空隙,她还不忘掏出iphone,迅速编辑了这样一条微博,一边发一边着急地嘟囔:“咦,为什么发不上去?为什么啊?”她选择了这样的方式问候她的歌迷。
“无论是微博上那个贫嘴的,还是现实中这个冷酷的,都是真实的王菲。她就是这么一个人,熟人前活泼,生人前羞涩,没有包装,没有运作,20多年来就是这个样子。”王菲和李亚鹏共同的好友宋柯说。
“在这儿什么肉麻的话都敢招唿,见了面儿又都跟没事人儿似的。嘿~ 围着说话不腰疼?”也许正如王菲自我调侃的,人前是女神,人后是“女神经病”。

不善交际的女神
王菲的女神味在于她和人群的疏远,交际是她不擅长的一项技能。
1994年,王菲第一次站上香港红勘体育场,初试啼声。她一连破了两个纪录:新人演唱会场次最多,18次;换装次数最少,4次。此外,她还亲手设计了演出服,所有衣服都有一个共同点——长袖,因为她不会跳舞,不知道唱歌时手该怎么办,于是便干脆把自己的手遮盖起来。
2004年,她在上海那场所谓的告别演唱会上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再唱歌,我会停止一切宣传活动, 我不想让大家还记得我,我想让大家都忘记我,忘记我。”最后深深鞠躬离开,背景音乐是《不留》。她说到做到。
时至今日,王菲出道20年,开过无数场演唱会,依旧在台上不知道怎么处置自己的身体。10月29日的首场“重生”演唱会,主持人李晨坐在台上,看着王菲将话筒从左手换到右手,面对观众震天的唿喊,她始终只是站在台上轻笑。“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天后的大气,但这些小动作其实意味着她很紧张,我们上过台的人能感觉得出来。”李晨说道。
尽管是很多人心中的女神,王菲却依旧不知道如何自如应对生人。
她出道的第二年,香港《明报周刊》记者去采访她,因为是新人,版面留得不大,但记者回去之后,却认为这个青涩的大眼睛姑娘日后会成为第二个林青霞,“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还蓄长发的她完全没有和记者谈话的经验,青春羞涩,不说话的时候,紧抿的嘴唇泄露了这个女孩的倔强性情。”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