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英东的长子霍震霆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体育迷。1974年,擅长英文的他开始陪着父亲为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而四处奔走,此后,便与中国的体育事业结缘,成为父亲的继承者。2001年,霍震霆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现在,除了担任亚奥理事会副主席、东亚运动会总会会长,他还是香港奥委会主席和香港足球总会会长。他说,父亲说过一句话,爱国者才爱体育。
当得知时代周报希望报道广州亚运会时,霍震霆特意抽出时间,热情地接受了时代周报的独家专访。他似乎比广州人还要自信:“这届亚运会一定将是历史上最好的一次!”
体育在讲做人的道理
时代周报:身为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届亚运会?
霍震霆:其实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届。首先是1974年的伊朗德黑兰亚运会,因为那是中国第一次参加亚运,也是我第一次带香港单车队去参赛;其次就是1990年的北京亚运,因为那是中国第一次承办亚运,大家都很激动。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进场、中国拿第一块金牌的情形。当时我都没有想到,20年之后,中国还能第二次办亚运,而且还是在广州。所以这一次的参与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一届运动会,也是我从事体育事业这么多年以来的一个里程碑。
时代周报:在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有许多城市都纷纷申请举办大型的国际赛事与聚会。您觉得北京奥运对于中国其他城市有什么启发?
霍震霆:出于工作的需要,我参加过很多届奥运会,但是对于欧美国家那些本身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城市来说,举办这种大型的运动会对他们的城市变化并不大。但是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大型赛事的承办意义十分重大。体育是一个强国的象征,有能力举办大型的运动赛事更是如此。
北京争取了两次才拿到奥运会的举办权,一开始,很多人都担心中国是否有这个能力,包括之前奥运火炬的全球传递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负面的报道。但是开幕式当天,出席的各国领导人数是史上最多的,北京呈现给世界的,是一场最好的开幕仪式,很震撼,中国也拿到了史上最好的体育成绩。后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就总结说,北京奥运仅仅用17天就改变了世界对于中国的印象。因为没有哪一件事情可以在那短短十几天之内集聚了全世界的目光,这样无形当中就成为了一种广告。
体育的魅力有多大呢?你看北京奥运的时候有多少志愿者就知道。运动员可能是辛苦备战了四年,只为了比赛的那一刻。但是如果你问志愿者,这么辛苦又没有酬劳,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其实大家都是志在参与而已。因为运动会不仅仅是政府和体委的事,而是全民都可以参与的。除了政府的组织之外,没有民众的支持和配合也是不行的。当然,一个运动员拿到奖牌,当国旗冉冉升起的那一瞬间,民众心里的那份自豪感是无可比拟的。同时,体育也很强调每个运动员全力以赴、平等竞赛,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做人的道理。所有这些,都是奥运文化的精彩之处。
时代周报:北京奥运如此成功,是否会给广州亚运带来一定的压力?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