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通胀+对冲外汇占款。此次准备金上调,一方面是,抑制企业和居民旺盛的贷款需求,防范通胀水平的恶化;另一方面,三季度以来,我国外汇占款持续上升,10 月份贸易顺差达到271 亿美元,存在较强对冲的压力。
此次准备金率上调对股市影响有限,对债市负面冲击较大。此次准备金率上调预计冻结商业银行流动资产3000 多亿元,暂不改变宏观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环境,近期货币市场利率维持低位,跟踪的票据贴现率维持在3.5%左右,我们编制的股市流动性短期内出现恶化的可能性不大(参见资金价格周报),对股市总体影响有限,大概率情况是增加市场的短期波动,但不改变趋势。
对行业的影响上看,银行、地产有负面影响,但股价已提前反应。根据银行研究员的测算,此次存款准备金的上调会对银行业的生息资产收益率带来2-4 个bp 的下滑压力,进而对上市银行的明年的净利润产生0.8-1.2 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资金面收紧也会房地产以及电力、有色、煤炭等重资产行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近期上述行业的股价调整已较充分反映政策收紧预期,进一步大幅回落可能性不大。
但此次准备金率上调后,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已降至较低水平,只能通过抛售现券以补充自身流动资产缺口,在银行体系流动性趋降,通胀上升背景下,债市趋势偏弱。
近期市场震荡调整,符合我11 月月报《休整为了再启航》以及近期周报策略《CPI 超预期引发震荡,珍惜低吸良机》,CPI 超预期,引发调控压力。回顾四季度策略《新牛市的在4 季度的演绎》我们提出了行情演绎的三阶段,周期股秋收起义——三湾整编——成长股星星之火再燎原,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
短期通胀超预期,准备金率上调等紧缩政策的出台是必然的,股市短期有政策性风险,然而,根据克鲁格曼三角,升值压力大,热钱流入,在政策确认经过过热并真正放狠手收缩之前,股市系统性风险不大,其中,转型的机会最确定,特别是不受加息影响的轻资产成长股。
投资策略上,年内既受益于转型又防御通胀,且受加息影响小的东西最好,值得逢震荡买入!投资标的上重点关注以下三类机会:1、轻资产的消费(看好中药、白酒、商业和具有奢侈品属性能提价的东西);2、行业前景好而业绩算不太清楚的成长股(比如,TMT、军工等),催化剂是年报高送配;3、周期股看好保险、部分资源股(金属新材料、化工等),催化剂是资产注入。(兴业证券研发中心)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