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今日表示,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应该有一个分类处理的方案,有些需要支持,有些需要高度关注并追求责任。
李扬是在当日由社科院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李扬认为,从发展要素来讲,中国下一步已经转移到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发展路径,单现有的金融体系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支持,因此需要在金融体系的改革上进一步下功夫,具体包括纠正扭曲的资金供应结构、控制杠杆率、解决地方融资平台问题、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等方面。
李扬介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已经非常突出,以至于一些国外的研究者都认为中国下一步的金融风险主要是地方融资平台。
李扬指出,地方融资平台之所以产生、发展,并在危机中得到进一步的扩张,是因为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一方面中国进入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而城镇化主要的任务在地方;另一方面,地方上基本控制不了金融资源,他们的财政资源也是非常短缺的。
“所以地方政府通常绕过各种规定,比如地方性的融资活动就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所以融资平台的产生有必然性,但也有风险”,李扬表示。
李扬进一步指出,对于地方融资平台,要有一个分类处理的方案方略。现在的地方融资平台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商业可持续性;二是项目本身有一定的商业性来源,但需要第三方还款的来源才能够支撑;三是基本没有现金流以及可能损失的项目。
李扬建议,对于第一类、第二类应当给予支持,让它们明确化,并且浮在水面上,给予一定支持;对于第三类要高度关注,要想办法采取措施,而地方政府要在中间承担重要的责任。
对于如何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李扬指出,一是要发展市政债券市场;二是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把它们改为商业性金融;三是建立多层次的区域性中心。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