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裴长江
规范: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基石
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是中国基金业安身立命最基本的原则。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基石是基金公司的规范运营。中国基金业从创建伊始就完整引入了共同基金以财产信托、契约关系、组合投资和公开信息披露等要素构成的运作机制。围绕这一运作机制,我们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建立起了属于中国基金业自己的完整的法律、法规等各类制度体系,还建立起了透明高效的垂直监管体系,这就从根本上让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也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在2003年,中国基金业就有了《证券投资基金法》这部国家法律来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准绳。据我们统计,国家和监管机构出台的专门针对基金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数量高达81个,已经覆盖了基金公司成立、股东资质、高管资格、分支机构设立、基金销售、投资人员管理、信息披露、监察稽核等基金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其数量之多、覆盖业务流程之广、规定内容之细,在国内各行业监管实践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的。
中国基金业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透明高效的垂直管理的全国性监管体系,这一监管体系包括了中国证监会基金部的行业监管、各地证监局的属地监管、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基金交易行为的市场监管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这样一个“多层次、全领域”的监管体系保证了监管的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实现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监管目标。中国基金业的监管实践强调“程序正当”的理念,全程规范执法行为。监管部门针对监管决策、行政许可、案件审理、处罚听证、市场禁入、复议诉讼等执法行为均提出了程序规范的工作要求,专门出台各类程序性规则,这就有效保障了监管过程的“阳光”和“透明”。
今天,中国基金业每一家公司的每一项业务,每一个从业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说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都处于严格监管之下。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国基金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最规范、最透明的一个行业。中国基金业规范的运作安排,还为银行、券商等金融同业广为借鉴,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引发了中国金融业一次影响极为深远的制度变革,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中国金融业规范发展的进程。
中国基金业当前的竞争对手,其最为诱人的特点往往是更为灵活的短期操作。也不乏有观点认为中国基金业严格的制度设计需要向灵活操作的要求妥协,以换取市场发展的空间。这些都不无道理,但公募基金严格的制度安排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目标从来就不是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追逐短期利益,而是通过长期的组合投资来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真实财富增长。公募基金制度安排的逻辑基础,是我们相信股票市场是实体经济的反映,股票市场长期而言将沿着螺旋上升的路径发展。因此,公募基金选择以组合投资来消除系统性风险,但不追求以集中投资来博取超额收益;选择坚守基本的股票仓位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而不追求通过频繁的交易来博取市场差价。事实证明,从长期来看,过分集中和频繁操作对绝大多数基金管理人来说并不能提供超额收益。所谓“针无两头利”,任何规则都有正反两面的效用,公募基金为了遵循自己的逻辑和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损失一部分灵活性,但从长期看这种牺牲是值得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