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长江:规范专业创新是基金业发展之路
1 裴长江:规范专业创新是基金业发展之路
jdlp10122010-11-12 14:22:43 发表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裴长江
规范: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基石
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是中国基金业安身立命最基本的原则。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基石是基金公司的规范运营。中国基金业从创建伊始就完整引入了共同基金以财产信托、契约关系、组合投资和公开信息披露等要素构成的运作机制。围绕这一运作机制,我们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建立起了属于中国基金业自己的完整的法律、法规等各类制度体系,还建立起了透明高效的垂直监管体系,这就从根本上让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也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在2003年,中国基金业就有了《证券投资基金法》这部国家法律来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准绳。据我们统计,国家和监管机构出台的专门针对基金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数量高达81个,已经覆盖了基金公司成立、股东资质、高管资格、分支机构设立、基金销售、投资人员管理、信息披露、监察稽核等基金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其数量之多、覆盖业务流程之广、规定内容之细,在国内各行业监管实践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的。
中国基金业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透明高效的垂直管理的全国性监管体系,这一监管体系包括了中国证监会基金部的行业监管、各地证监局的属地监管、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基金交易行为的市场监管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这样一个“多层次、全领域”的监管体系保证了监管的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实现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监管目标。中国基金业的监管实践强调“程序正当”的理念,全程规范执法行为。监管部门针对监管决策、行政许可、案件审理、处罚听证、市场禁入、复议诉讼等执法行为均提出了程序规范的工作要求,专门出台各类程序性规则,这就有效保障了监管过程的“阳光”和“透明”。
今天,中国基金业每一家公司的每一项业务,每一个从业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说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都处于严格监管之下。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国基金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最规范、最透明的一个行业。中国基金业规范的运作安排,还为银行、券商等金融同业广为借鉴,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引发了中国金融业一次影响极为深远的制度变革,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中国金融业规范发展的进程。
中国基金业当前的竞争对手,其最为诱人的特点往往是更为灵活的短期操作。也不乏有观点认为中国基金业严格的制度设计需要向灵活操作的要求妥协,以换取市场发展的空间。这些都不无道理,但公募基金严格的制度安排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目标从来就不是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追逐短期利益,而是通过长期的组合投资来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真实财富增长。公募基金制度安排的逻辑基础,是我们相信股票市场是实体经济的反映,股票市场长期而言将沿着螺旋上升的路径发展。因此,公募基金选择以组合投资来消除系统性风险,但不追求以集中投资来博取超额收益;选择坚守基本的股票仓位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而不追求通过频繁的交易来博取市场差价。事实证明,从长期来看,过分集中和频繁操作对绝大多数基金管理人来说并不能提供超额收益。所谓“针无两头利”,任何规则都有正反两面的效用,公募基金为了遵循自己的逻辑和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损失一部分灵活性,但从长期看这种牺牲是值得的。
回复该发言
华宝兴业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裴长江
规范: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基石
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是中国基金业安身立命最基本的原则。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基石是基金公司的规范运营。中国基金业从创建伊始就完整引入了共同基金以财产信托、契约关系、组合投资和公开信息披露等要素构成的运作机制。围绕这一运作机制,我们通过多年的努力,不仅建立起了属于中国基金业自己的完整的法律、法规等各类制度体系,还建立起了透明高效的垂直监管体系,这就从根本上让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也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在2003年,中国基金业就有了《证券投资基金法》这部国家法律来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准绳。据我们统计,国家和监管机构出台的专门针对基金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数量高达81个,已经覆盖了基金公司成立、股东资质、高管资格、分支机构设立、基金销售、投资人员管理、信息披露、监察稽核等基金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其数量之多、覆盖业务流程之广、规定内容之细,在国内各行业监管实践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的。
中国基金业现在已经拥有了一个透明高效的垂直管理的全国性监管体系,这一监管体系包括了中国证监会基金部的行业监管、各地证监局的属地监管、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基金交易行为的市场监管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这样一个“多层次、全领域”的监管体系保证了监管的公正性、独立性和权威性,实现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协调有序”的监管目标。中国基金业的监管实践强调“程序正当”的理念,全程规范执法行为。监管部门针对监管决策、行政许可、案件审理、处罚听证、市场禁入、复议诉讼等执法行为均提出了程序规范的工作要求,专门出台各类程序性规则,这就有效保障了监管过程的“阳光”和“透明”。
今天,中国基金业每一家公司的每一项业务,每一个从业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说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都处于严格监管之下。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国基金业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最规范、最透明的一个行业。中国基金业规范的运作安排,还为银行、券商等金融同业广为借鉴,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引发了中国金融业一次影响极为深远的制度变革,极大地推动了整个中国金融业规范发展的进程。
中国基金业当前的竞争对手,其最为诱人的特点往往是更为灵活的短期操作。也不乏有观点认为中国基金业严格的制度设计需要向灵活操作的要求妥协,以换取市场发展的空间。这些都不无道理,但公募基金严格的制度安排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目标从来就不是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追逐短期利益,而是通过长期的组合投资来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真实财富增长。公募基金制度安排的逻辑基础,是我们相信股票市场是实体经济的反映,股票市场长期而言将沿着螺旋上升的路径发展。因此,公募基金选择以组合投资来消除系统性风险,但不追求以集中投资来博取超额收益;选择坚守基本的股票仓位来获取市场平均收益,而不追求通过频繁的交易来博取市场差价。事实证明,从长期来看,过分集中和频繁操作对绝大多数基金管理人来说并不能提供超额收益。所谓“针无两头利”,任何规则都有正反两面的效用,公募基金为了遵循自己的逻辑和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损失一部分灵活性,但从长期看这种牺牲是值得的。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裴长江:规范专业创新是基金业发展之路
jdlp10122010-11-12 14:22:43 发表
经过十二年的快速成长,中国基金业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跃上2万亿元的台阶。今天的公募基金,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已成为推动中国国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在过去的十二年中,中国基金业的发展首先是全行业长期坚持由财产信托、契约关系、组合投资和公开信息披露等要素构成的共同基金制度规范运营的结果,也是依靠强化基金业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依靠整个行业在公司治理和产品设计等方面持续创新的结果。“规范、专业、创新”,这三大支撑中国基金业发展的要素不仅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基金业的发展,也为金融同行广为借鉴,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引发了中国金融业一次又一次影响极为深远的制度变革。
今天的中国基金业在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和巨大挑战。然而,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正在今天的竞争格局之中孕育,中国基金业新的成长动力也正在今天的竞争格局之中生长。继续坚持“规范、专业、创新”将仍然是中国基金业在竞争中打开未来成长空间的必由之路。
创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中国基金业永远的话题。在当前资产管理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下,中国基金业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今,中国基金业制度上的优势已经为竞争对手普遍借鉴,曾经的渠道优势也随着日益市场化的竞争而不复存在。只有通过大力创新,中国基金业才能在未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我们看来,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创新需要以维护持有人利益为出发点,而治理创新和产品创新,将成为下个阶段中国基金业创新的核心内容。
相对于中国基金业,其竞争对手在产权安排、人员激励上更为市场化,这对中国基金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然而,国内外基金行业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没有一种产权安排是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股权激励也并不是唯一合理的产权安排。海外较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既有股份公司,也有家族企业。和公募基金公司相比,私募基金产权明晰的优势只是表象,明晰的产权根本上反映的是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其最终的结果是客户、员工和企业利益更有效的结合和共生共荣。同样,中国基金业治理创新的关键,也不是简单解决产权的问题,而是要在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中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的状况。当基金持有人利益得以维护,公司员工价值得以体现,公司和股东的财务回报自然也就有了保障,这才是我们治理创新的根本目的。
为了把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基金公司和公司员工的利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三者之间建立起更深层次的信任,最终建立起一个“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华宝兴业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过去三年里,华宝兴业制定和实行了“员工持基激励计划”分三步走的实施方案,并获得了股东、员工和持有人的认可。但是,我们的体会是,中国基金业在产权安排方面的创新有待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管规则的突破,这样的突破可能还需要时间。但只要中国基金业围绕维护持有人利益这一原则积极思考和大力推动,我们在员工激励创新上仍然大有可为。而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一步推动中国基金业的治理创新,就必须在全行业内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创新经验,创造一个真正“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大环境。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中国基金业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初步完整的基金产品体系,但在产品细分、客户细分和市场细分上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相信,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中国基金业打开新的市场空间的关键。
回复该发言
今天的中国基金业在获得了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和巨大挑战。然而,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正在今天的竞争格局之中孕育,中国基金业新的成长动力也正在今天的竞争格局之中生长。继续坚持“规范、专业、创新”将仍然是中国基金业在竞争中打开未来成长空间的必由之路。
创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创新是中国基金业永远的话题。在当前资产管理市场激烈的竞争格局下,中国基金业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今,中国基金业制度上的优势已经为竞争对手普遍借鉴,曾经的渠道优势也随着日益市场化的竞争而不复存在。只有通过大力创新,中国基金业才能在未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我们看来,中国基金业未来的创新需要以维护持有人利益为出发点,而治理创新和产品创新,将成为下个阶段中国基金业创新的核心内容。
相对于中国基金业,其竞争对手在产权安排、人员激励上更为市场化,这对中国基金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然而,国内外基金行业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没有一种产权安排是绝对的好或绝对的坏,股权激励也并不是唯一合理的产权安排。海外较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既有股份公司,也有家族企业。和公募基金公司相比,私募基金产权明晰的优势只是表象,明晰的产权根本上反映的是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其最终的结果是客户、员工和企业利益更有效的结合和共生共荣。同样,中国基金业治理创新的关键,也不是简单解决产权的问题,而是要在维护基金持有人利益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中人力资本和企业家价值未得到充分重视的状况。当基金持有人利益得以维护,公司员工价值得以体现,公司和股东的财务回报自然也就有了保障,这才是我们治理创新的根本目的。
为了把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基金公司和公司员工的利益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三者之间建立起更深层次的信任,最终建立起一个“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华宝兴业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过去三年里,华宝兴业制定和实行了“员工持基激励计划”分三步走的实施方案,并获得了股东、员工和持有人的认可。但是,我们的体会是,中国基金业在产权安排方面的创新有待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和监管规则的突破,这样的突破可能还需要时间。但只要中国基金业围绕维护持有人利益这一原则积极思考和大力推动,我们在员工激励创新上仍然大有可为。而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一步推动中国基金业的治理创新,就必须在全行业内积极推广行之有效的创新经验,创造一个真正“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大环境。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中国基金业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初步完整的基金产品体系,但在产品细分、客户细分和市场细分上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相信,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中国基金业打开新的市场空间的关键。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裴长江:规范专业创新是基金业发展之路
jdlp10122010-11-12 14:22:43 发表
由于身处一个以股市为主的新兴市场,中国基金业产品开发过去主要集中在股票型基金上,这一缺陷某种程度上使得相当数量在2006年、2007年A股市场大幅上涨后才投资基金的持有人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亏损,影响了投资者对基金业的信心。实际上,在中国,人们对于风险低、波动小、收益预期明确的基金产品始终存在庞大的需求,而基金公司在这方面做的是远远不够的,积极开发这一类的产品有广阔空间。我们亟需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充分借鉴银行、券商等金融同业的经验。
在竞争激烈的高端资产管理市场上,中国基金业也是大有可为。在这个市场上,公募基金公司和私募基金等竞争对手实际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为客户度身定制多种类型的专户业务产品,中国基金业将主动参与竞争,而不是被动应战。其实海外市场的实证分析也显示,公募基金和对冲基金长期业绩表现的差距很有限。从资产管理的规模来看,海外成熟市场上也始终是公募基金占据主体地位,而私募基金更多的是一种补充和完善。这样一个格局实际上是资产管理行业生态自我平衡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资产管理行业整体的回报总是有回归均衡的趋势,追求超额利润的行为本身实际上会导致超额利润的减少乃至消失。我们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基金业产品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大,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越来越多,应对对手挑战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不是恰恰相反。中国的理财市场也必将是一个包含各种类型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业,我们对任何一种新事物、新情况的出现都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专业:获取可持续投资回报的保障
截至今年9月底,上证指数过去五年的累计涨幅为129.81%,同期全部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为276.80%,超越大盘147个百分点。同时,上证指数过去七年的累计涨幅为94.25%,同期全部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为300.68%,超越大盘达到206个百分点。这样看来,中国基金业专业资产管理能力的优势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明显。中国基金业今天的专业资产管理能力,来自于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和高效的分工合作。
高度专业化的团队是专业资产管理能力的基础。基金公司基本已经细分为宏观经济研究、策略研究、行业研究、金融工程、固定收益、海外市场、专户投资、交易等专攻特定领域的高度专业化团队。我们的要求是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的业务都是有边界的,在其业务边界内他们必须是真正的专家。这就要求这些团队成员的学术背景、知识结构和投资能力都与其投资领域高度匹配。高强度的案头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也保证了基金业投研人员始终保持较高的专业能力。我们曾做过统计,我们的投研人员平均每天要浏览80篇以上的研究报告,细读30篇以上的研究报告,每月要实地调研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这样高的工作强度是普通投资者难以企及的。
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指出的,劳动生产力的增进,以及劳动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某种意义上都是分工的结果。在我看来,平凡的工作集合起来往往就是一件伟大的工作。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同样必须通过高效的分工合作才能成为现实,而这却是社会大众对中国基金业误读最为广泛的领域。首先,过分依赖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这可能是中国基金业过去十余年发展最大的教训之一。基金业强调人才的作用,但这个“人”不是指某个单兵作战的“人”,而是指一个由人组成的高效协作的团队。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海量的公司信息和种类繁多的金融工具,任何一个个人的处理能力都将处于溢出的状态,唯有通过高度专业化的团队才能应对这种局面。
回复该发言
在竞争激烈的高端资产管理市场上,中国基金业也是大有可为。在这个市场上,公募基金公司和私募基金等竞争对手实际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为客户度身定制多种类型的专户业务产品,中国基金业将主动参与竞争,而不是被动应战。其实海外市场的实证分析也显示,公募基金和对冲基金长期业绩表现的差距很有限。从资产管理的规模来看,海外成熟市场上也始终是公募基金占据主体地位,而私募基金更多的是一种补充和完善。这样一个格局实际上是资产管理行业生态自我平衡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资产管理行业整体的回报总是有回归均衡的趋势,追求超额利润的行为本身实际上会导致超额利润的减少乃至消失。我们认为,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基金业产品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大,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越来越多,应对对手挑战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不是恰恰相反。中国的理财市场也必将是一个包含各种类型资产管理公司的行业,我们对任何一种新事物、新情况的出现都没有必要惊慌失措。
专业:获取可持续投资回报的保障
截至今年9月底,上证指数过去五年的累计涨幅为129.81%,同期全部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为276.80%,超越大盘147个百分点。同时,上证指数过去七年的累计涨幅为94.25%,同期全部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为300.68%,超越大盘达到206个百分点。这样看来,中国基金业专业资产管理能力的优势随着时间的延续越来越明显。中国基金业今天的专业资产管理能力,来自于高度专业化的团队和高效的分工合作。
高度专业化的团队是专业资产管理能力的基础。基金公司基本已经细分为宏观经济研究、策略研究、行业研究、金融工程、固定收益、海外市场、专户投资、交易等专攻特定领域的高度专业化团队。我们的要求是每个部门乃至每个人的业务都是有边界的,在其业务边界内他们必须是真正的专家。这就要求这些团队成员的学术背景、知识结构和投资能力都与其投资领域高度匹配。高强度的案头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也保证了基金业投研人员始终保持较高的专业能力。我们曾做过统计,我们的投研人员平均每天要浏览80篇以上的研究报告,细读30篇以上的研究报告,每月要实地调研5家以上的上市公司。这样高的工作强度是普通投资者难以企及的。
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指出的,劳动生产力的增进,以及劳动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某种意义上都是分工的结果。在我看来,平凡的工作集合起来往往就是一件伟大的工作。专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同样必须通过高效的分工合作才能成为现实,而这却是社会大众对中国基金业误读最为广泛的领域。首先,过分依赖所谓的“明星”基金经理,这可能是中国基金业过去十余年发展最大的教训之一。基金业强调人才的作用,但这个“人”不是指某个单兵作战的“人”,而是指一个由人组成的高效协作的团队。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海量的公司信息和种类繁多的金融工具,任何一个个人的处理能力都将处于溢出的状态,唯有通过高度专业化的团队才能应对这种局面。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裴长江:规范专业创新是基金业发展之路
jdlp10122010-11-12 14:22:43 发表
其次,整个社会和媒体把基金行业娱乐化,过分关注短期业绩表现,捧出一些明星人物,这反映了整个社会包括基金行业在内的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中国基金业需要明星和英雄,但应该是“实力派”的明星和英雄,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不是轮番上场的“偶像派”。在海外成熟市场上,像巴菲特这样经得起超过40年时间检验的备受崇敬的专业投资者也只是凤毛麟角,中国基金业刚刚超过十年的发展时间让任何“明星”的定义都显得言之过早。由于业绩周期太短而缺乏客观评价投研人员能力的条件,这是当前中国基金业无法回避的悲哀。中国基金业只有短短十来年的发展时间,而我们大部分从业人员的从业经历就更短了,应该说还没有投资大师。从世界范围来看,基金业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能称得上投资大师的也是屈指可数。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都只能做好某一领域、某一岗位的工作。没有那么多明星,我们不要自欺欺人。
回复该发言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