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11月12日报道:针对四川省公务员招考中涉及的“性生活是否满意”等涉性问题,四川省人事考试机构负责人专门予以澄清,指出这是心理测试题中的一个部分,采用的是由国内外精神医学专家研制的简版399个测试项目,不存在窥测个人隐私的问题。该负责人说,部分媒体只选择其中最抢眼的题目进行报道炒作,是严重不负责任的,影响了公招严肃性。(金羊网11月10日)
笔者担心,在舆论的热闹面前,相关部门的澄清会微弱无力。此前,有媒体刊发“四川公务员考试中出现‘你对性生活是否满意’等涉性问题”的报道,引来舆论的强烈关注——有人郑重其事地撰文,比如《报告领导,咱是ED》,作者郁闷于“我床笫那点事,如今要曝晒给组织了”,“我偶然与拟结婚对象的那点事,也要将满不满意告诉组织吗?”又如《性生活满意度不容窥测》指出“在被国人誉为‘国考’的试卷中,竟出现这样的试题,不仅让考生们感到为难,更让许多路人感到不可思议。”网友们更是激动,公务员考试题目涉及性生活满不满意这样的题目,究竟要考考生哪方面的能力?有人甚至给出了如此“绝妙”的答案——“性生活好的,说明性功能强,以后容易这方面犯错。性生活不好的,以后可能对钱比较偏好,容易犯经济错误。”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震惊也好,愤怒也罢,在现实生活中,性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维度。心理量表是评价心理健康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很多心理测试题中,都有涉及性方面的问题,比如有名的艾森克人格问卷、SCL-90问卷等等。不过,成熟的心理测验问卷绝大部分都是国外心理学者编制的,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个别问题与中国的现实难免有些差距,但总体的效度和信度还是不错的,因而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国人的心理健康评价。
没有正确答案或者说标准答案,是心理测试量表的最大特点。心理测试的答案,通常分为两种,一种类似是非题,备选答案为“是”和“否”;另一种是表示程度,比如“没有”、“偶尔有”、“经常有”,或是从0到10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值描述;乃是对个体心理状况的客观描述,没有对错之分。就如性格测试显示的“外向”与“内向”一样,本是各有特点,何来对错之分?
所谓隔行如隔山,记者当然不可能包打天下,但遇到不懂的事情,是不是应该去找相关的专业人士问一问呢?问题原本是如此简单,不要说专业的心理学工作者,哪怕是一个心理系的在读本科生,也能解答得很漂亮。一个正常的、专业的心理测试,居然因为采写记者的偏颇报道,引起民众如此偏差严重的反响,实在搞笑。
行文至此,笔者突然想起一个笑话——两个人逛书店,其中一人突然神秘兮兮地悄声问道:“老年人,会得‘性痴呆’吗?”同伴顺着其手指方向望去,赫然看见一本《老年性痴呆》!有时候,无知和误会都不可怕,怕的是有人专门断章取义制造这样的“性痴呆”来娱乐或是愚弄大众!而“不明真相的群众”的围观,则会使这种误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以至于“假作真时真亦假”!
相关新闻:回应公务员考试“涉性”问题 官方称心理测验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