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2010中国石油、塑化行业年会”上表示,尽管政策没有明确表态,但货币政策实际已转向,2011年成本推动型通胀可能来临,CPI增长预计可达4%,GDP增长9.5%。
牛犁表示,2011年价格形势面临多重严峻挑战,最主要的来源之一是政府调价因素和劳动力价格上涨推动企业成本上升,这可能助涨成本推动型通胀,最终将2011全年CPI推高至4%左右。
“政府推动结构调整,势必要上调能源、资源价格,但今年涨价因素太多,水电燃气等资源价格上调的节奏就放慢了,会被推延至明年解决。”牛犁还说,“劳动力成本结构性上升不可避免,主要是农民工和技工的工资要上升,这会加大企业成本,最终企业无法消化,势必向下游行业转嫁,总体上可能酝酿成本推动型通胀。”
此外,他表示,尽管央行对货币政策没有明确表态转向,但2010年以来的一系列贷款控制、连续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尤其是10月19日的加息举动,说明货币政策实际已由适度宽松向更为紧缩的方向转向,2011年将逐步转向稳健。
不过,出于对支持经济增长的需要,他预计2011年财政政策仍将保持相对积极,主要支持领域在新兴产业、民生领域和支持收入分配改革的领域。
他还表示,预期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仍将控制在3%左右,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将进一步规范运作。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