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避限购,注册公司去买房

“限购令”之下,如何钻政策空子来规避限购成为有些人讨论的焦点。而在诸如假他人之名、假离婚等“常规”招数外,最近坊间还流传一种做法——注册一家公司,以公司的名义购房,可以有效绕过“限购令”。尝试此举的人认为,反正注册公司费用不高,用这个方式来买房还挺方便。然而,这个办法真的行得通吗?
从政策来看,“限购令”限制的人群是“户籍家庭”或“非户籍家庭”,对于以公司名义购买房屋则没有作出限制,因此以公司名义购房从理论上完全行得通。不过地产专业人士和资深投资人士均表示,以公司名义买房在购房环节的税费不高,但一旦房子转手,就会面临缴纳高额税费的境地,使得投资收益锐减。因此,此举好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拍卖场行家:差点中招
投资者尹先生2006年曾买过一套位于海珠同福路的单位房改房,当时委托的拍卖方是某公司,拍卖成交价30多万元。当时,他持协助执行通知书到房管局询问税费,一问吓一跳:30万元的成交价竟然要缴土地出让金、土地增值税等税项高达20多万元!他说,幸亏这套拍卖房是各付各税,他才得以幸免高额税费。
投资老手:绝不敢试
资深投资者卢小姐以前每月基本上都有地产买卖,对于她来说,“买房犹如买大白菜”。她说,广州实施“限购令”后,她还没有使用那个弥足珍贵的唯一额度,现在转战无限购区域买房。
卢小姐也听说过用公司名义购买房屋来规避“限购令”的做法,但她表示自己不会尝试,因为其中涉及的税费很高,找个不知情的买家相当于害人,若因为税费原因而难以脱手,那还不如不买。卢小姐表示,她以前也曾买过公司转让出来的车位、写字楼和铺位,由于这些交易多半采取“各付各税”的方式,她只需负担自己应缴的契税等有限的税费,不担心会背上高税费的包袱,才会下决心投资。
第1步:购房环节
公司确实不受限购
据地产人士介绍,如果仅仅是为了规避“限购令”而注册一家公司来买房,其费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注册公司的费用,一部分为购房费用。
注册要花多少钱?
1万左右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广州注册一家公司的要求和费用并不高,花费的时间也不多。如果是注册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为3万元,相应的注册费、登记费等大约在1500元左右,如果是通过专业注册代理公司操作,费用在3000元左右。不过,这仅仅只是注册费用。而要注册一家公司,还必须有相应的办公场所、会计工资、申领发票等,其中最贵的是租用办公场所的费用。因此,如果白手起家注册一家公司,总费用得在1万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有人表示某些地方有“1元注册公司”的优惠举措。但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这个“1元注册公司”并不是说花1元钱就可以注册一家公司,而是指对注册资金没有要求,其注册费用还是必须交纳的。这种形式是无限责任公司,一旦公司出现意外,股东风险会很大。
购房有何差别?
不能房贷
在购买环节,满堂红亿达按揭权证部副经理胡绮雯表示,以公司名义购买房产,不能享受契税优惠,契税按3%征收,印花税为0.05%,房产证登记费为550元。房产证的“产权人”上会写公司名称。
以公司名义购房,与个人购房相比,多出的费用主要集中在注册公司的费用上,而购买环节的税费则相差不大。但公司购买房产是不能办理房贷的,要么一次性付款,要么申请其他形式的贷款。
第2步:转让环节
税费高达数十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