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李书福与沃尔沃交割三个月、新董事会召开了两次会议之后,首次于公开场合表明自己与沃尔沃管理层之间存在的分歧,并接受了《金融时报》的采访。与在交易之初的发布会上所体现出的铁腕气质不同,面对矛盾,李书福显示出了谦恭和妥协,而最终的目的不变,依然壮志在胸。
李书福
以下是李书福的观点摘录:
沃尔沃是谁的?
其实这个问题我已经想的很少了,关键是让沃尔沃提供更多的服务。沃尔沃是瑞典的,也是中国的,但最终沃尔沃是属于全世界的,属于全人类的,这是百年老店。无论产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沃尔沃自身的价值和发展不会因为产权的改变而发生太大的改变。
面对企业融合,大家意见不一致是正常的,西方非常强调民主,作为沃尔沃的一个成员,我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要让想法变成行动是需要大家一起实现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需要大家进行民主决策。
我是中国人,对中国的汽车市场研究比较多,对中国的社会形态了解也比较深,这点我是有发言权的。但作为西方的企业,沃尔沃有它的看法,有它的核心价值。
现在中国市场畅销车越造越大,我希望沃尔沃在中国也要造大一点。但是沃尔沃的高层说不行,因为大了以后耗能大了,占地面积大了,材料消耗也就大了,就不节约了,这不符合当前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大家都要搞小型、节能、环保的,你怎么要让我们造大一点呢?方向反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确实有不一致的认识。
但是我在一开始和沃尔沃的管理层沟通的时候,就已经表明了态度,要尊重沃尔沃的核心价值理念,尊重欧洲成熟的商业文明,尊重沃尔沃优秀的企业文化。所以不能因为是我的观点就坚持就吵架了,而且这种碰撞其实也不是太大的矛盾,毕竟我是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他们是从西方或者全世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是可以慢慢协调的,当然,最后如果协调不了,我会投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能把沃尔沃发展到今天,一定有道理。我只是把吉利汽车做成现在这样,跟沃尔沃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沃尔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让沃尔沃的款式做本土化最根本的原因,原本是希望从宝马、奔驰手中抢下一块中国市场。但沃尔沃的管理层认为,买奔驰、宝马的人是不会买沃尔沃的,而买沃尔沃的人也不会买宝马、奔驰,他们说这是沃尔沃的品牌定位。但我说,让买奔驰、宝马的人也来买沃尔沃难道不好吗?他们说不好。
所有这些,我们都还在讨论中。
我和沃尔沃管理层都没奢望过沃尔沃会成为政府用车,我们有自知之明,但我们要坚持全世界最安全、最环保的汽车,要不断突破全球汽车的安全与环保技术,要打造“双零计划”——这些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我们不想取代任何一个汽车品牌:沃尔沃不想取代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就是沃尔沃,就是安全、低调、高品位。
目前,吉利非常希望帮助沃尔沃在中国落地建厂,生产沃尔沃轿车。但吉利讲了不算,沃尔沃有它自身的商业计划。当然他们也希望能在中国建厂。但是他们讲了也不算,还要中国政府批准。所以谁讲了都不算,因此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规划、研究、协调、审批、讨论的过程。而这个时间到底有多久?我希望,越快越好。
回复该发言